一筹莫展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chóu mò zhǎn

基本解释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一筹莫展的典故

据《宋史·蔡幼学传》记载,蔡幼学,字行之,南宋温州瑞安人,自幼刻苦学习,曾拜当时名士张傅良为师。据说他后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才学和文章都在他的老师之上。宋光宗时,曾任校书郎。后来,宋光宗去世,宋宁宗即位。宋宁宗即位之初,下一道诏书征求群臣的意见。蔡幼学上了一道奏章说:

“陛下,您得做好以下三件事,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一要恭亲,对父母长辈孝顺;二要重贤,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三要爱民,对天下百姓要宽厚仁爱。而要做到这三件事,首先得从搞好教育入手。但是,近些年来,有那么一些人到处造谣诬陷好人,致使一些大臣害怕招惹是非而不能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使您接触不到大多数有抱负的臣子。朝廷里有才学的大臣虽然不少,但真正有实际作用的办法却没有拿出来。”即“多士盈庭而一筹莫吐。”

“陛下,如果再不重视教育,鼓励讲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后果将不堪设想。望陛下三思。”人们根据以上故事把“一筹不吐”引申成“一筹莫展”这个成语,比喻束手无策,无法可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德薄望浅
重生父母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你是我重生父母,再长爷娘。”
人非木石 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
半筹不纳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盖世之才 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万丈高楼从地起 沈从文《新与旧》:“‘万丈高楼从地起’,同队人也觉得这家伙将来不可小觑。”
花红柳绿 五代 前蜀 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正色直言 《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戛玉敲金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通材达识 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