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邦本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 wéi bāng běn
基本解释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邦本的典故
夏朝时期,禹的孙子太康即位,他荒淫无度,百姓为之悲哀,他到洛水南面去打猎,穷国君主羿趁机篡夺了夏国的政权。太康的弟弟做《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中康起兵恢复了夏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大步流星 |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六:“他在爬犁的近边,大步流星地走着。” |
宁为鸡口,勿为牛后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
源殊派异 | 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
忍俊不禁 | 唐 崔致远《答徐州时溥书》:“足下去年,忍俊不禁,求荣颇切。” |
功成名立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 |
刃迎缕解 | 唐 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刃迎缕解。” |
行云流水 | 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
而立之年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梦熊之喜 | |
二桃三士 | 三国 蜀 诸葛亮《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