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三顾的成语故事
拼音 cǎo lú sān gù
基本解释 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草庐三顾的典故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水深火热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
风移俗改 | 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
流落风尘 | 元 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
饱汉不知饿汉饥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
感激涕零 |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众目具瞻 |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况内地更有好处,为五方杂处,众目具瞻的上海等处所不及的;如花木的趣味,盆栽的趣味便是。” |
因敌取资 | 《北史 燕凤传》:“轻行速捷,因敌取资。” |
中流底柱 | 宋·朱熹《与陈侍郎书》:“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 |
桀傲不恭 | 《二程遗书》附录《门人朋友叙述并序》:“人有不及,开导诱掖,惟恐其不至。故虽桀傲不恭,见先生,莫不感悦而化服。” |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