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帜树帜的成语故事


拼音 bá zhì shù zhì

基本解释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出处 见“拔赵帜易汉帜”。


拔帜树帜的典故

西汉初年,韩信率汉军攻打赵军,即将到达井陉口,先挑选轻骑2000人,人持一红色旗帜,抄小路埋伏在赵营附近,接着背水列阵引诱赵军。赵军倾巢而出,汉军佯败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冲进赵军营中挂上汉军红旗,赵军因此大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接连不断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去伪存真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叶公好龙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
心腹之患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蕃传》:“今寇贼在处,四支之疾;内政不理,心腹之患。”
会者不忙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1卷:“公子会者不忙,将铁棒架住。”
株连蔓引 《明史 奸臣传 胡惟庸》:“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及为《昭示奸党录》,布告天下,株连蔓引,迄数年未靖云。”
众说纷纭 元 戴表元《剡源集》第20卷:“然当纯公既没,众说纷纭,卒能坚忍植立。”
成仁取义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自取灭亡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趋炎附势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