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噍类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 wú jiào lèi
基本解释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民无噍类的典故
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经过十年战争,很快要打到金国首都黄龙府。宋高宗一天之内发12道金牌命岳飞撤军。岳飞下令撤军,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哀求他们留下,说宋军撤走老百姓就再也没有活路了,金兵会反攻倒算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将信将疑 | 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
| 老天拔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你老人家老天拔地的,跑什么呢?” |
| 水光接天 | 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 引人注目 |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十四件大事》:“也有敲锣打鼓,引人注目的。” |
| 驻颜有术 | |
| 礼之用,和为贵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
| 人财两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
| 二三君子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
| 自高自大 | 三国 韦昭《国语》集解:“求掩盖人以自高大,则其抑退而下益甚也。” |
| 差强人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