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噍类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ín wú jiào lèi

基本解释 噍类:指能吃东西的动物,特指活人。老百姓没有活路了。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尝攻襄城,襄城无噍类,所过无不残灭。”


民无噍类的典故

南宋时期,岳飞率领岳家军英勇抗击金军,经过十年战争,很快要打到金国首都黄龙府。宋高宗一天之内发12道金牌命岳飞撤军。岳飞下令撤军,当地的老百姓纷纷哀求他们留下,说宋军撤走老百姓就再也没有活路了,金兵会反攻倒算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倒冠落珮
死心落地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安公子这几个头,真是磕了个死心落地的。”
子母相权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大风大浪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牛羊勿践 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于人乎?”
力济九区 唐·卢照邻《三国论》:“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便谓力济九区,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七步成章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谈笑有鸿儒 唐 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作育人材 《诗经·大雅·域朴》:“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低眉顺眼 晋 王隐《晋书》:“人或说之使仕,仲御勃然作色,谓之曰:‘我安然随俗低眉下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