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之躯的成语故事
拼音 qī chǐ zhī qū
基本解释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七尺之躯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人中骐骥 | 《南史·徐勉传》:“此所谓人中骐骥,必能致千里。” |
| 沉厚寡言 | 《旧五代史 梁书 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
| 天道无私 | 宋·王禹偁《谢历日表》:“臣闻天道无私,所以运行寒暑;圣人有作,所以恭授民时。” |
| 天渊之别 | 鲁迅《书信集 致曹靖华》:“印在书内之插图,与作者自印的一比,真有天渊之别。” |
| 香花供养 | 《金刚经》:“以诸花香,以散其处。” |
| 毁家纾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 并存不悖 | 巴金《家》九:“但是风雅的事又怎幺能够同卫道的精神并存不悖呢?” |
| 离魂倩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
| 相去悬殊 | |
| 功高震主 | 《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