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之躯的成语故事
拼音 qī chǐ zhī qū
基本解释 躯:身体。成年男子的身躯。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七尺之躯的典故
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楚囚对泣 |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
| 终南捷径 | 元 卢挚《蟾宫曲 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 |
| 炮筒子 | 胡正《汾水长流》第六章:“孙茂良倒是个炮筒子,可就是嘴上少了个笼头。” |
| 七舌八嘴 | 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
| 气义相投 | 金·王若虚《林下四友赞》:“吾四人者,臭味相似而气义相投也,故不结而合,既合而欢。” |
| 恶言泼语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这伊秀才又是个极柔懦的好人,在那佃房居住的人家,不肯恶言泼语,伤犯那些众人。” |
| 兰艾同焚 | 《晋书 孔坦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 十里长亭 |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
| 卖乖弄俏 | 李大钊《Bolshevism的胜利》:“对于德国军国主义的胜利,不是联合国的胜利,更不是我国徒事内争托名参战的军人和那投机取巧、卖乖弄俏的政客的胜利。” |
| 明人不做暗事 |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常言道:‘明人不做那暗事’,则俺这闭月羞花绝代姿,到如今自做出自当之,妆甚的谎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