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剑买牛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ài jiàn mǎi niú
基本解释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从事生产劳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卖剑买牛的典故
西汉时期,渤海一带农民因饥荒被迫当上了强盗,汉宣帝刘询派70多岁的龚遂任渤海太守。他上任后大力宣传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做强盗的一律不咎既往,他开仓借粮,救济饥民,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卖剑买牛从事农业生产,安居乐业。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不以为耻 | 《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
|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自古‘两国相战,不斩来使’。于礼不当。” |
| 东捞西摸 | 宋·朱德《答廖子晦》:“盖性命之理虽微,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亦甚明白,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如捕风系影。” |
| 颐神养寿 | 《晋书·嵇康传》:“永啸长吟,颐神养寿。” |
| 山容海纳 | 唐·欧阳詹《送张尚书书》:“以尚书山容海纳,则自断于胸襟矣,岂在攸攸八行尺牍进退于人乎?” |
| 孤军薄旅 | |
| 丰年补败 | 《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足也。” |
| 众心如城 | 《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
| 束蒲为脯 | 汉·应劭《风俗通》:“秦相赵高指鹿为马,束蒲为脯,二世不觉。” |
| 有屈无伸 | 明·无名氏《女姑姑》第四折:“想当日酷刑害逢危遭困,您那一日便逼的我有屈无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