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手于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ǎ shǒu yú rén

基本解释 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假手于人的典故

古代福禄县赵君安被恶霸李寿杀害,他的三个儿子因瘟疫而死。报仇的重任落到女儿赵娥亲身上。李寿见赵家无男丁就开始放松了警惕。赵娥亲想尽快报仇,她对人说自己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报仇之事绝不假手于人。后来她亲自手刃了仇人李寿。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瞒天过海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
手眼通天 老舍《四世同堂》:“这并不是她相信丈夫的能力,而是相信她自己的手眼通天。”
全知全能 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大刀阔斧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7回:“摇旗呐喊,擂鼓鸣锣,大刀阔斧,杀奔祝家庄来。”
沉吟不决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目不暇接 清 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翬振彩,倏来倏往,目不暇给。”
作古正经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脚忙手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带减腰围 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弦外之音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