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狼藉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ēng míng láng jí
基本解释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名狼藉的典故
秦始皇死后,中东府令赵高与宰相李斯合谋篡改遗嘱,立胡亥为帝,赐死扶苏,赵高逼大将蒙恬自杀,同时令其兄弟蒙毅自尽。蒙毅说:“从前秦穆公杀死奄息等,秦昭襄王杀白起,楚平王杀武奢,夫差杀伍子胥,他们在诸侯中声名狼藉。”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青黄不接 | 《元典章 户部 仓库》:“即日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各处物斛涌贵。” |
| 中流砥柱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
| 晴天霹雳 | 宋 杨万里《诚斋集 卷二十一 人日出游湖上》诗:“平地跳雪山,晴空下霹雳。” |
| 绿水青山 | 元 马致远《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绿水青山任自然。” |
| 凤采鸾章 | 南朝·梁·沈约《谢齐竟陵王示永明乐歌启》:“凤采鸾章,霞鲜锦缛。” |
| 斗酒百篇 | 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
| 比比皆是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自后世恶直好佞,以直言贾祸者比比皆是。” |
| 板上钉钉 |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人约黄昏 | 宋·欧阳修《生查子》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在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无名氏《云窗梦》第二折:“散了客宾,早教我急煎煎心困,我则怕辜负了人约黄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