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角之争的成语故事
拼音 wō jiǎo zhī zhēng
基本解释 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宋礼立裹之约,希蜗角之争。”
蜗角之争的典故
传说古代有一只蜗牛的两个触角上有两个小国,左边的叫触氏国,右边的叫蛮氏国。两个国家因为争夺地盘而经常发生战争,有时竟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造成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蜗牛因此而丧失触觉功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含毫命简 |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三章:“试一问此超越欧美之中国文学家果有能心知作文之法则,而后含毫命简者乎?” |
| 月貌花庞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对月貌花庞,饮玉液琼浆。” |
| 舍命救人 | 老舍《老张的哲学》:“人家有急事,咱拉着他跑,这不是舍命救人!” |
| 欲擒故纵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无如作者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令读者猜一猜。” |
| 负薪之忧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
| 番来覆去 | 明汤显祖《紫箫记 胜游》:“自成了人后,夜里和李郎絮叨叨到四五更鼓,番来覆去,那里睡来?” |
| 声誉鹊起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至洪班则声名鹊起。” |
| 不步人脚 |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
| 沾沾自好 | 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
| 山颓木坏 | 《礼记·檀弓上》:“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