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的成语故事
拼音 qí hǔ nán xià
基本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骑虎难下的典故
东晋成帝的时候,大臣温峤组织了一支联军去讨伐叛乱的***。在战争的初期,有几路联军连连失利,军中粮食也快用完了。
这种境况很让主帅陶侃着急,他生气地对温峤说:“你动员我来时,说一切都已安排妥当,现在交战不久,军粮就快完了,如果不能马上供应军粮,我只有撤军。”
温峤对陶侃说:“自古以来,要想打胜仗,首先得内部团结。现在我军虽然乏粮,处境困难,可如果马上撤军,不仅会让人耻笑我们,而且也会使叛军更加嚣张。我们目前的处境,正如骑在猛兽的身上,不把猛兽打死,怎么能够下得来呢?咱们只有一鼓作气坚持到底呀!”
陶侃接受了温峤的劝说,率军奋勇杀敌,终于打败了叛军。
温峤劝说陶侃的“骑猛兽安可下哉”一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骑虎难下”。表示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想要停下来已经不可能,因而骑虎难下也含有进退两难的意思。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盲风涩雨 | 清·钱谦益《徐元叹诗序》:“宁为长天晴日,无为盲风涩雨;宁为清渠细流,无为浊沙恶潦。” |
| 贵而贱目 | 汉 张衡《东京赋》:“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
| 年淹日久 | 闻一多《屈原问题》:“遭受谗言,使气出走,而年淹日久,又不见召回。” |
| 无情少面 | 《西游补》第二回:“我又见他几遍,不是无情少面之人。” |
| 跑跑颠颠 | 浩然《艳阳天》第45章:“焦振丛爱车爱马,特别爱到处跑跑颠颠。” |
| 以身试险 | 《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 破釜沉船 | 梁启超《南学会叙》:“震撼精神,致心昄命,破釜沉船,以图自保于万一。” |
| 锦衣肉食 | 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 |
| 清原正本 |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 |
| 披红挂彩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彩,入南郡买办物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