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兵之计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ǎn bīng zhī jì
基本解释 缓:延缓。指作战时延缓对方进兵的计策。借指使事态暂时缓和同时积极设法应付的策略。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9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缓兵之计的典故
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重一掩 | 唐·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诗:“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 |
腰金拖紫 | 宋·王禹偁《送牛冤序》:“含饴弄孙,尽高堂之乐;腰金拖紫,居百城之长。” |
道远知骥 | 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
萱花椿树 | 明汤显祖《牡丹亭 训女》:“祝萱花椿树,虽则是子生迟暮,守得见这蟠桃熟。” |
按纳不住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不想遇着许仙,春心荡漾,按纳不住,一时冒犯天条。” |
大捞一把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八章:“而科股长呢,还不是每人乘机大捞一把。” |
琐尾流离 | 《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
革带移孔 | 《南史·沈约传》:“言已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
胡吹乱嗙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老实告诉你说吧,别花言巧语了,也别胡吹乱嗙了,要我上你家里去老虎头上抓毛儿,我不干!” |
深山穷谷 | 《左传·昭公四年》:“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