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鹄类鹜的成语故事


拼音 kè hú lèi wù

基本解释 刻:刻画;鹄:天鹅;类:似,象;鹜:鸭子。画天鹅不成,仍有些象鸭子。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但还相似。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刻鹄类鹜的典故

东汉时期,大将军马援在给侄子的信中说,希望你学习谨慎廉洁的龙述,不要学习豪侠仗义的杜保。学龙述不成还可以成谨慎的人,就像刻天鹅不成还能像鸭子。学杜保不成却可能成为轻薄子弟,这就像画虎不成反而像狗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递胜递负 清 薛福成《中兴叙略上》:“环寇之师且十万,递胜递负,无寸尺功。”
堆金叠玉 唐·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叠玉光青荧。”
虱多不痒 梁实秋《懒》:“‘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那是自我解嘲!”
剖腹藏珠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元年》:“吾闻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诸?”
才高行厚 汉 王充《论衡 命禄》:“或时才高行厚,命恶,废而不进;知寡德薄,命善,兴而超迈。”
稳拿把纂
幼学壮行 《孟子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叩天无路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自小女被恶侯抢劫,叩天无路,逢人哭诉。”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六韬 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知遇之恩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只因一时知遇之感,不觉为之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