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戮力的成语故事


拼音 qí xīn lù lì

基本解释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齐心戮力的典故

夏朝末年,末代君主夏桀非常残暴,对内实行残酷统治,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诸侯小国商的国君汤是一个贤明的君主,他找到大贤人伊尹辅佐,商国实力空前强大,汤见时机成熟,君臣戮力同心,齐心合力,终于灭掉夏朝。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驽蹇之乘 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上》:“驽蹇之乘,不骋千里之途。”
飞针走线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江湖上人称他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
龙山落帽
投石拔距 东汉·班固《汉书·甘延寿传》:“投石拔距,位于等次。”
淮橘为枳 喜欢 戴圣《礼记 考工记序》:“橘逾淮而北为枳。”
目注心营 严复《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凡其自毁齿至于白首,终其百年之身,所目注心营,劳苦险难。”
讬物寓兴
怒气冲霄 明·无名氏《精忠记·赴难》:“我怒气冲霄,恨秦桧专权宠。”
含齿戴发 《魏书·韩子熙传》:“遂乃擅废太后,离隔二宫,拷掠胡定,诬王行毒,含齿戴发,莫不悲惋。”
负才任气 南朝·梁·元帝《与张缵诗序》:“简宪之为人也,不事王侯,负才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