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的成语故事
拼音 yǐ lín wéi hè
基本解释 壑:山沟;大水塘。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以邻为壑的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宰相白圭,他在国内大兴水利,发展农业,他在治理洪水方面采取修筑堤坝,阻拦洪水流入国内。他骄傲地对孟子说他治水胜过大禹。孟子说大禹治水是以海为壑,而你是以邻为壑,把洪灾推给了邻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指挥若定 | 唐 杜甫《咏怀古迹》诗:“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
身强力壮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
家徒四壁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
酌水知源 |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之二六:“谬膺重任,得免愆尤,实老师教庇所及,酌水知源,敢忘衔结。” |
义无反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
教无常师 | 《尚书 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龙章秀骨 | 宋·梅尧臣《读萃秘校卷》诗:“龙章秀骨若轻时,继作五弦须款款。” |
绿林好汉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
大鱼吃小鱼 | 老舍《赵旺与荷珠》:“这样,既能显出剧情的有机发展,也增加了大鱼吃小鱼的一层阐明。” |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