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出有名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ī chū yǒu míng
基本解释 师:军队;名:名义,引伸为理由。出兵必有正当的理由。后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师必有名。”
师出有名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刘邦趁项羽北上攻打齐王田荣时从陕西临晋渡过黄河收服了魏王豹,接着占领洛阳城,新城县董公建议他找一个兵出有名的理由,说项羽当年杀害义帝,举哀三天,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刘邦。刘邦一举攻下楚国的都城彭城。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斗筲之材 |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 吹糠见米 | 《人民日报》1975.7.8:“有人提出:多派些人到外地搞副业,抓现钱,说这个办法‘吹糠见米’,收效快。” |
| 不祧之祖 | 清 吴乔《答万季野诗问》:“而不知全无自己,以病为药也。然在今日,遂为不祧之祖,何也?” |
| 必恭必敬 | 《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
| 二杆子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这些各村集中起来的‘二杆子’后生,在公社武装专干的带领下,在集市上没收农民的猪肉、粮食和一切当时禁卖的东西。” |
| 穷通皆命 | 元·马致远《残曲·女冠子》:“若论才艺,仲尼年少,便合封侯,穷通皆命也。” |
| 恬淡无欲 | 汉 王充《论衡 道虚》:“世或以老子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 |
| 心满意得 |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
| 衡虑困心 | 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
| 鬼哭粟飞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苍颉造之,鬼哭粟飞;黄帝用之,官治民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