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成语故事
拼音 chéng xìng ér lái,bài xìng ér guī
基本解释 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出处 《晋书·王徽之传》:“人问其故,徽之曰:‘本乘兴而来,兴尽而反,何必见安道邪?’”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典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生性高傲,行为豪放不拘,他辞官隐居在山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在一个雪后月夜里,他喝酒赏景觉得少了琴声,就命仆人开船连夜赶往戴逵处,拂晓时却说自己只是兴起才来,现在兴致没了就该回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气势熏灼 | 《清史稿·索额图等传论》:“康熙中,满洲大臣以权位相尚者,惟索额图、明珠,一时气势熏灼。” |
钟鼎之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
毁钟为铎 |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雕栏画栋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看看来到一个殿庭左侧,只见雕栏画栋,屋脊刺天。” |
惘若有失 | 三国·魏·吴质《答东阿王书》:“精散思越,惘若有失,非敢羡宠光之休。” |
明昭昏蒙 |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众万之生,谁非天邪?明昭昏蒙,谁使然邪?” |
愁海无涯 | 唐·孟郊《招文士饮》:“醒时不可过,愁海浩无涯。” |
尺壁寸阴 | 《淮南子 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膏唇歧舌 | 清·钱谦益《复李叔则书》:“生平迂愚,耻以文字媚人,况敢膏唇歧舌,以诳知己。” |
谲怪之谈 |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