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的成语故事
拼音 qián gōng jìn qì
基本解释 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的典故
战国末年纵横家苏厉去游说周郝王去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险了。并举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前边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话,继续进行兼并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循规矩蹈 | 宋·苏轼《拟进士御试策》:“苟无知人之明,则循规矩蹈,绳墨以求寡过。” |
| 唾玉钩银 | 元·方回《湖口寄方去言》诗:“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钩银。” |
| 恐慌万状 |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到现在还传为笑谈的所谓‘十分动摇’、‘恐慌万状’两句话。” |
| 骑鹤上维扬 | 宋·孙惟信《阮郎归》:“许谁骑鹤上维扬,温柔和醉乡。” |
|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 |
| 执箕帚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一介嫡女,执箕帚以咳姓于王宫。” |
| 抓破脸子 |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
| 绮罗粉黛 | 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不减少君德耀,绝无绮罗粉黛之态。” |
| 先花后果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
| 弄竹弹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