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成语故事


拼音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基本解释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出处 《南齐书 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典故

南北朝时期,齐明帝暴病而死,王敬则仓卒在东面起义,朝廷十分震惊。东昏侯在东宫召集手下密议反叛,派人登楼观察,看到征虏亭发生火灾,说王敬则来了,假装要走。有人告诉王敬则,王敬则讥笑檀道济父子逃走不负责任。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黑家白日 《红楼梦》第三八回:“贾母笑道:‘明日叫你黑家白日跟着我,我倒常笑笑儿,也不许你回屋里去。’”
鹓动鸾飞
蜂营蚁队 明 宋濂《次刘经历韵诗》:“一朝闽寇掠乡部,蜂营蚁队来无涯。”
泰然自若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怨声载路 《旧唐书·张廷珪传》:“州县征输,星火逼迫,或谋计靡所,或鬻卖以充,怨声载路,私气未洽。”
驽马恋栈豆 晋 干宝《魏书》:“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
不加思索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5回:“包公将轿内随行纸墨笔砚,叫包兴递与妇人另写一张,只见不加思索,援笔立就,呈上。”
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8回:“‘这是既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三藏只得双手合着与他见个礼。”
八方风雨 唐 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来处不易 明·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