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疑不决的成语故事
拼音 hú yí bù jué
基本解释 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
出处 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狐疑不决的典故
黄河的孟津、河津两处渡口河面较窄,冬天河水结成冰,车马可以从冰上渡过。刚结冰时人们不敢过渡,古人想出让狐狸先行通过的办法,因为狐狸多疑,边走边听冰下的水声,遇到狐疑不决时必须提防能否通过,狐狸能过就可以放心通行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搜肠刮肚 | 明 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
谈虎色变 | 宋 《二程遗书》第二卷上:“真知与常知异。常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 |
荏苒日月 | 梁启超《三十自述》:“欲草一中国通史,以助爱国思想之发达,然荏苒日月,至今犹未能成十之二。” |
无丝有线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见之,无丝有线,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
牝鸡牡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震传》:“《书》诫牝鸡牡鸣,《诗》刺哲妇丧国。” |
飞砂走石 | 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
比翼双飞 | 《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感恩戴义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
折冲口舌之间 | 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
鳏寡孤独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