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的成语故事


拼音 gē xí fēn zuò

基本解释 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割席分坐的典故

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亲离众叛 《左传·隐公四年》:“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敌不可假 《史记·春申君列传》:“臣闻之,敌不可假,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
疗疮剜肉 清 壮者《扫迷帚》第24回:“若虑迷信一破,道德堕落,必以保存为得计,此又何异欲止渴而饮鸩,欲疗疮而剜肉。”
偭规越矩 战国 楚 屈原《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燕颔虎须 《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月夜花朝 《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稚齿婑媠 《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疏不间亲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卑不谋尊,疏不间亲。”
醉山颓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涣发大号 唐·陆贽《论裴延龄奸蠹书》:“罢息诛求,敦尚节俭,涣发大号,与人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