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反己的成语故事
拼音 qiáng zhě fǎn jǐ
基本解释 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
出处 《雪涛谐史》:“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强者反己的典故
黄郡一位孝廉买老百姓的田地时先买旁边的痩薄土地,留下中间的肥田,为的是想便宜得到,当田被人买走时,他却告到官府。在公堂上忍无可忍的农民满口唾沫吐到他的脸上,其他孝廉群起攻之,一乡绅说“孝廉面是面,百姓口是口”,让强者反省自己。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无路可走 | |
| 半心半意 | 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
| 一目数行 |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
| 鲇鱼上竹 | 宋·欧阳修《归田录》:“君于仕宦,亦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
| 坠兔收光 | 明·李昌棋《剪灯余话·武平灵怪录》:“逡巡间,坠兔收光,远鸡戒晓。” |
| 剑态箫心 | 柳亚子《自题磨剑室诗词后》:“剑态箫心不可羁,已教终古负初期。” |
| 有始有终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
| 一则一,二则二 | 元 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则要你一则一,二则二。” |
| 鲇鱼上竿 | |
| 弥足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