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盗名的成语故事


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

基本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欺世盗名的典故

西晋时期,王衍精通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晋武帝的丈人杨骏慕名想把女儿嫁他。但王衍不愿攀附权贵。他自命清高,绝不谈世俗之事,更不谈钱字。后来他的女儿成了愍怀太子的妃子。宫廷发生变故,他令自己的女儿离婚,人称他是假清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惄焉如捣 《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
如梦初觉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要死要活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那婆娘索性抓破脸皮,反要死要活,分毫不让。”
虚论高议 《六韬·上贤》:“博闻辩辞,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矜功负胜 《魏书·崔延伯传》:“延伯矜功负胜,遂唱议先驱。”
戴发含齿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而人未必无兽心,虽有兽心,以状而见亲矣。”
孤傲不群 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九章:“偏偏却是天生一副孤傲不群的秉性,社友们都有点怕他,他也懒得管别人。”
不落边际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兴微继绝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
龂齿弹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