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世盗名的成语故事


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

基本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欺世盗名的典故

西晋时期,王衍精通老子和庄子的哲学,晋武帝的丈人杨骏慕名想把女儿嫁他。但王衍不愿攀附权贵。他自命清高,绝不谈世俗之事,更不谈钱字。后来他的女儿成了愍怀太子的妃子。宫廷发生变故,他令自己的女儿离婚,人称他是假清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可名貌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
长驱而入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未到汉口,传说元将兀良哈歹统领精兵,长驱而入,势如破竹。”
不惜一切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张彪就像扑灭荒火一样,不惜一切地正在大搞抄家、分斗运动。”
方寸地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一长一短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王夫人便一长一短问他今日是那几位堂客,戏文好歹,酒席如何。”
长计远虑 宋 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类皆如此。”
达官贵人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云泥分隔 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一口同声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桑枢韦带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桑以为枢。”汉贾山《至言》:“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于内,成名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