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我杯羹的成语故事


拼音 fēn wǒ bēi gēng

基本解释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分我杯羹的典故

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担心长期对峙下去对他不利,于是抓了刘邦的父亲,扬言刘邦不投降就杀了他父亲炖成肉羹吃,刘邦听说后说我们两人是结拜兄弟,我的父亲也是你的父亲,如果杀了的话就分一杯羹给他。项羽听从项伯的劝告没有动手杀人。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各门各户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各门各户的,你有本事排揎你们那边的人去!”
砺岳盟河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夷凶勘难,尔既立于殊庸;砺岳盟河,予岂忘于丰报。”
疑事无功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更法》:“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困心横虑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
以观后效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称薪量水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安老爷虽是研究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称薪量水的外行。”
积素累旧 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昔宁戚商歌,以干齐桓;越石负刍,而寤晏婴:非有积素累旧之欢,皆涂觏卒遇而以为亲者也。”
银瓶素绠 唐·陆龟蒙《野井》:“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银瓶素绠何。”
随时施宜 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知今博古 元·赵彦晖《点绛唇·席上咏妓》曲:“知今博古通三教,铁石人一见了也魂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