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样葫芦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yàng hú lú
基本解释 见“依样画葫芦”。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草檄》:“只有一个史阁部,颇有忠心,被马、阮掣肘,却也依样葫芦。”
依样葫芦的典故
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身败名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纵使才大如海,也会令名不终,否则浪得虚名,毕竟才无足取,甚而至于弄得身败名隳的都有。” |
| 干君何事 | 唐·杜牧《齐安郡中偶题》:“自滴阶前大梧叶,干君何事动哀吟?” |
| 得陇望蜀 |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 扑杀此獠 | 《新唐书·褚遂良传》:“武氏从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 |
| 鼓睛暴眼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自序》:“中国的鼓睛暴眼的文字实在是比穿山甲、比猬毛还要难于接近的逆鳞。” |
| 普天之下 | 《诗经 小雅 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
| 告老还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4回:“名唤王忠,曾做过宰辅,如今告老还家。” |
| 连篇累帧 | 清·周亮工《重阳后二日》诗:“连篇累帧真难竟,引睡能消字几行。” |
| 粗衣粝食 | 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
| 朝令暮改 | 汉·鼌错《论贵粟疏》:“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