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长补短的成语故事
拼音 jué cháng bǔ duǎn
基本解释 绝:切断。把长的部分切下来;补充短的。指用多余的来弥补不足。比喻事物长短相济。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绝长补短的典故
战国时期,滕文公从楚国路经宋国时会见孟子,孟子给他讲一些人性本是善良的道理,勉励他要以尧舜之道治理天下,还要他截长补短,发挥地区优势,以仁政来治理天下,滕国可以成为一个强国。滕文公听了孟子的言论未置可否,只是微笑应付。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一卒之田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无一卒之田。” |
| 指亲托故 | 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指亲托故厮还,趋时附势故相干。” |
| 一朝天子一朝臣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
| 祥麟威凤 | 《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
| 极天罔地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 |
| 闻一知十 |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 自知而不自见 |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
| 民不堪命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二年》:“宋殇公立,十年十一战,民不堪命。” |
| 半面不忘 | 《北齐书 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
| 权重望崇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又以时乱,天下之权重望崇,莫我若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