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警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
出处: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第六章一》:“如为子而必诚于孝,触目警心,自有许多痛痒相关处。”
例子:贵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时明岁开设学堂,可钞贴各乡镇讲堂,以便教习随时讲解,俾学生触目警心。《扫为帚》第二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chù mù jǐng xīn
注音ㄔㄨˋ ㄇㄨˋ ㄐ一ㄥˇ ㄒ一ㄣ
繁体觸目警心
感情触目警心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
近义词触目儆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赫赫之功(意思解释)
 - 胎死腹中(意思解释)
 - 灭景追风(意思解释)
 - 飘飘然(意思解释)
 - 无始无终(意思解释)
 - 囊空如洗(意思解释)
 - 祸福相生(意思解释)
 - 气满志骄(意思解释)
 - 犀颅玉颊(意思解释)
 - 哀死事生(意思解释)
 - 缘文生义(意思解释)
 - 雄姿英发(意思解释)
 - 人心所向(意思解释)
 - 敬姜犹绩(意思解释)
 - 目眩神迷(意思解释)
 - 六街三陌(意思解释)
 - 铤鹿走险(意思解释)
 - 车无退表(意思解释)
 - 应节合拍(意思解释)
 - 返本还源(意思解释)
 - 磕头礼拜(意思解释)
 - 与时俯仰(意思解释)
 - 粗枝大叶(意思解释)
 - 只谈风月(意思解释)
 - 作牛作马(意思解释)
 - 行言自为(意思解释)
 - 渔夺侵牟(意思解释)
 - 纤尘不染(意思解释)
 
※ 触目警心的意思解释、触目警心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羌无故实 | 指诗文不用典故或没有出处,也比喻没有根据。 | 
| 浓翠蔽日 | 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 诡形怪状 | 诡:怪异。奇特怪异的形状。 | 
| 出丑放乖 | 犹言出乖露丑。 | 
| 一家之辞 | 同“一家之言”。 | 
| 顿足搓手 | 着急惋惜的样子。 | 
| 修文演武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 | 
| 扒高踩低 | 扒:攀援。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 
| 矩矱绳尺 | 矩、矱、绳、尺:画方与直线的工具。引申为规矩、法度。 | 
| 高低贵贱 | 贵:尊贵。指物体的价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级。 | 
| 福至性灵 | 性灵:聪明。形容福运到来,人变得聪明了。 | 
| 识多才广 | 识:知识,见识。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 
| 呵笔寻诗 | 呵笔:吹热气解冻笔;寻诗:寻觅诗句。形容冬日苦吟 | 
| 小怯大勇 | 怯:害怕。指碰上弱小的因顾虑而害怕,遇上强大的因顾虑小反而勇猛。 | 
| 应规蹈矩 | 蹈:踩;规、矩: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指拘守旧礼仪与法度。 | 
| 寻根拔树 | 犹斩草除根。 | 
| 剖心坼肝 | 比喻忠诚不二。 | 
| 功臣自居 | 居:当,任。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 | 
| 漠不关情 | 漠:冷淡。对人对事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 
| 相呴以湿 |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 
| 冰柱雪车 | 唐朝名士刘叉结识韩愈后作的两首好诗的名称。泛指好诗。 | 
| 多贱寡贵 | 贱:价格低;寡:少。物品多则价格低贱,物品少则价格高。 | 
| 即温听厉 | 《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后以“即温听厉”称面受尊者的教诲。 | 
| 再做道理 | 见“再作道理”。 | 
| 疾足先得 |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 
| 群而不党 |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 
| 秋毫不犯 | 秋毫:鸟兽秋天新换的绒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犯:侵犯。指军纪严明,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 
| 勤慎肃恭 | 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