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追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心摹手追用心揣摩,追随仿效。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3卷:“一路论诗,渠最心折于吾乡樊榭先生,心摹手追,几可抗手。”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车也追不上;形容话已说出口;没法再收回。也作“一言出口;驷马难追”或单作“驷马难追”。元·李寿卿《伍员吹萧》第三折:“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反悔之理。”
3、追欢卖笑谓出卖色情,供人取乐。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从俺爹爹丧过,宦囊萧索,日穷一日,直弄到我一个亲女儿出身为娼,追欢卖笑。”
4、追风觅影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跋涉沧溟,才度蓬瀛,真乃是追风觅影。”
5、追本穷源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洪秀全演义》第二回:“果然追本穷源,查鸦片进口,都由华商发售。”
6、追悔不及悔恨过去的往事,却已经难以挽回了。《太平广记·齐推女》:“有顷,耳目鼻皆流血而卒,父母伤痛女冤横,追悔不及。”
7、追根溯源同“追本溯源”。晓剑《本市市长无房住》:“其实,若追根溯源,他还是为了使自己更能堂堂正正地搬进市长楼,而不至于落个将前人卸磨杀驴、扫地出门的恶名。”
8、穷寇莫追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孙子 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9、追风逐影见“追风蹑景”。明·陈子龙《献马行》:“追风逐影古来有,大宛渥洼君知否?”
10、纵兵追击纵:发,放。派出军队追击敌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11、追根刨底追究底细。一般指追究事情的原由。浩然《艳阳天》第120章:“我看你不用追根刨底儿了,快去请医生吧。”
12、追悔何及悔恨以往的事情,但已无法改变了。亦作“追悔不及”。《旧五代史·庄宗本纪八》:“将士经年离隔父母,不取敕旨归宁,上贻圣忧,追悔何及!”宋·张君房《云笈七签·慎守诀》:“世上之人,多嗜欲伤生伐命,今古共焉;不早自防,追悔何及?”
13、追踪问迹踪:脚印,踪迹。追寻踪迹。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陈秋碧<梧桐树>》:“阳台梦杳,苦追踪问迹,似无还有。”
14、追远慎终犹言慎终追远。《陈书·南康愍王昙郎传》:“夫追远慎终,抑闻前诰。”
15、溯流追源犹溯流穷源。《诗刊》1978年第1期:“觉得这封信,含蕴深厚,溯流追源,就得考虑整个诗歌的历史。”
16、你追我赶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17、追亡逐北追击败走的敌军。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18、蹑景追飞蹑:追踪。形容速度飞快。三国·魏·阮籍《赠秀才入军》:“风驰电逝,蹑景追飞。”
19、紧追不舍使差距接近,势均力敌。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紧追不舍。”
20、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21、慎终追远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22、形影相追形:形体;影:身影;追:追随。像影子离不开形体一样,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唐·张说《同张侍御望归舟》:“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飞船。”
23、追根寻底见“追根究底”。沙陆墟《魂断梨园》第二十九回:“若是追根寻底,一定会牵涉到白玉梅身上来。”
24、追云逐电极言迅疾。任光椿《戊戌喋血记》第三章十四:“毕竟是张力人精选的好马,果然是四足生风,追云逐电。”
25、夸父追日古代神话。同“夸父逐日”。毛泽东《矛盾论》:“神话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山海经》中所说的‘夸父追日’……这种神话中所说的矛盾的互相变化,乃是无数复杂的现实矛盾的互相变化对于人们所引起的一种幼稚的、想象的、主观幻想的变化……”
26、追根问底见“追根究底”。康濯《春种秋收·三面宝镜》:“至于后来那水车问题,他也实在说的毫无漏洞,但老来旺一伙竟非要拧住他追根问底!”
27、追魂摄魄迷信指摄取魂魄,致人死命。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活阎罗阮小七:地下阎罗,追魂摄魄。”
28、灭景追风看不见影子,追得上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景,同“影”。《说郛》卷六四引唐·无名氏《灌畦暇语》:“今马之能走者,忌必随其余步哉?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是故也。”
29、追欢买笑追求欢乐。多指狎妓饮酒之类。宋·柳永《传花枝》词:“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30、一言已出,驷马难追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大丈夫做事,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31、追风逐日同“追风逐电”。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励衔策而追风逐日,加剪拂则绝电奔星。”
32、追本求源本:树根。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33、追风掣电同“追风逐电”。宋·张淏《云谷杂记·侍郎徐公帖》:“愿得侧翅附鸿鹄,追风掣电凌太空。”
34、追趋逐耆谓追逐时尚。《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萧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颜师古注:“追趋逐耆,随所趋向爱耆而追逐之也。趋,读趣,耆,读嗜。”
35、卖笑追欢指娼妓取媚于人的营生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
36、蹑影追风形容速度极快。《梁书 王僧孺传》:“入班九棘,出专千里,据操撮之雄官,参人伦之显职,虽古之爵人不次,取士无名,未有蹑影追风,奔骤之若此者也。”
37、追踪觅影觅:寻找。顺着踪迹追寻。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8回:“惹得长安城中王孙公子,游侠少年,丢眉做眼,轻嘴薄舌的,都在灯市里穿来插去,寻香哄吃,追踪觅影,调情绰趣,何尝真心看灯。”
38、追根求源同“追本溯源”。张周《步履艰难的中国》第四章:“追根求源,倒溯黑幕,岑长进现出了面目。”
39、穷追不舍勇敢地追赶不放松。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如果她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女儿,我一定穷追不舍。”
40、围追堵截把军队分成几路同时进行包围式的追击,将敌人堵截成几块,加以消灭。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41、追悔莫及后悔也来不及了。汉 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42、追风蹑景形容速度极快。《抱朴子 内篇序》:“奋翅则能凌厉玄霄,骋足则能追风蹑景。”
43、望尘追迹比喻赶上别人的前进速度。孙中山《建国方略·知行总论》:“其时之政治制度、道德文章、学术工艺,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其进步之速,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尘追迹也。”
44、追风捕影追寻如风、影那样虚空的东西。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伍子登科记·祭头巾》:“祭遇者拾芥拈芹,似我时追风捕影。”
45、追根穷源同“追本溯源”。惜红馆主《续啼笑因缘》第三十七回:“原来家树、凤喜这头婚姻,追根穷源,自然不能不归功于寿峰父女。”
46、痛剿穷追剿:征剿。竭尽全力剿灭追杀清·王韬《瓮牖余谈·贼中悍酋记》:“鼓歼之,乃西窜慈野,痛剿穷追。”
47、追根究底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细。洪深《飞将军》:“你们这些做新闻记者的,就是喜欢这样追根究底地问。”
48、奋起直追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29回:“义无反顾,惟有群策群力,奋起直追,迅电华会代表,坚持原案。”
49、捉影追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随意而行。明·郑若庸《玉玦记·博弈》:“许人话捉影追风,骗人财探囊取物。”
50、归师勿掩,穷寇莫追归师:撤退的军队;掩:乘人不备进行袭击;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能袭击撤退的军队,也不能追杀走投无路的敌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
51、来者可追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52、不追既往对以往的过错不再追究。清 林则徐《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闻该夷平日重一信字,果如本大臣所谕,已来者尽数呈缴,未来者断绝不来,是能悔罪畏刑,尚可不追既往。”
53、一言出口,驷马难追驷马:四匹马拉车。话说出了口,就是四匹马拉车也难追回。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宋·欧阳修《笔说·驷不及舌说》:“俗云:一言出口,驷马难追。《论语》所谓‘驷不及舌’也。”
54、驷马莫追见“驷马难追”。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八回:“常泰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莫追,岂有变更!’”
55、攀云追月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三国·魏·曹植《苦思行》诗:“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56、追悔无及悔恨过去的往事,却已经难以挽回了。汉·晁错《上书言兵事》:“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57、追魂夺魄见“追魂摄魄”。明·郭勋《英烈传》第五十二回:“文忠凛然端坐,价前如狼如虎的将官,排列两行,就如追魂夺魄的一般,甚是畏惧。”
58、寻根追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59、舍策追羊放下手中书本去寻找丢失的羊。比喻发生错误以后,设法补救。语本《庄子 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语出《庄子·骈拇》:“臧与榖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榖奚事?则博塞以游。”陆德明释文:“筴,字又作策,初革反。李云:竹简也。古以写书,长二尺四寸。”
60、穷寇勿追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