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珠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珠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智珠在握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人有很高的智慧。清·袁枚《与刘介石太守》:“阁下智珠在握,或小试其使贪使诈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见,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
2、连珠炮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3、珠围翠拥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烛影摇红,帘幕瑞烟浮动,画堂中珠围翠拥。”
4、怀珠韫玉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5、怀珠抱玉见“怀珠韫玉”。《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6、珠落玉盘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7、珠零锦粲谓如珠玉之铿零,锦绣之灿烂。比喻文词华丽、铿锵。语本《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语本《 魏书·宗钦传》:“口吐琼音,手挥霄翰,弹毫珠零,落纸锦粲。”
8、蛇珠雀环指大蛇衔明珠、黄雀衔白环报恩。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方正学蛇报之妄》:“小人之说不止蛇珠雀环之可笑也。”
9、珠玉在傍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10、和璧隋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11、珠沉玉陨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清 袁枚《续新齐谐 乩仙》:“鸳侣成方,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12、日角珠庭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13、随珠弹雀比喻处理事情轻重失当,得不偿失。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14、秦女楚珠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15、珠联璧合珍珠联成串;美玉合成双。比喻美好的事物。人才聚合在一起。璧:中间有孔的扁圆玉器。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16、珠沉玉磒见“珠沉玉碎”。
17、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18、馔玉炊珠见“馔玉炊金”。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19、蚌病生珠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20、珠箔银屏箔:帘子;屏:屏风。珠缀的帘子,银制的屏风。多形容神仙洞府陈设华美。唐·白居易《长恨歌》诗:“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21、翠尘珠坱翠:绿宝石;坱:尘土。翡翠蒙尘,珍珠落土。比喻人才被埋没。明·陈与郊《昭君出塞》:“一霎宫闱,万端悲怆,忍使翠尘珠坱。”
22、沧海遗珠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23、明珠投暗见“明珠暗投”。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明珠投暗大屈才能;入室操戈自相鱼肉。”
24、珠连璧合①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25、待价藏珠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26、明珠弹雀用珍珠打鸟雀。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汉 扬雄《太玄 唐》:“明珠弹于飞肉,其得不复。测曰:明珠弹肉,费不当也。”
27、珠零玉落比喻珍物残破毁坏。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28、珠宫贝阙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29、米珠薪桂米贵得象珍珠,柴贵得象桂木。形容物价昂贵,人民生活极其困难。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30、珠圆玉洁比喻诗文圆熟明洁。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31、珠歌翠舞指声色美妙的歌舞。宋·周邦彦《尉迟杯·离恨》词:“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32、以珠弹雀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33、隋珠和玉即隋珠和璧。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34、薏苡明珠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35、随侯之珠比喻珍贵的物品《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36、珠玉在侧比喻有容貌、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侧:一旁;珠玉:珍珠美玉;借指仪态华贵的人。《晋书 卫玠传》:“玠风神秀异,骠骑,将军王济,玠之舅也,每见玠辄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37、还珠合浦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唐 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38、珠璧交辉喻美好事物交相辉映。蔡寅《游上野博览会》诗:“珠璧交辉近日边,上清高会敞琼筵。”
39、鱼目混珠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40、滴露研珠指滴水磨墨。唐·高骈《步虚词》;“洞门深锁碧窗寒,滴露研珠写《周易》。”
41、合浦珠还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42、合浦还珠见“合浦珠还”。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43、明珠生蚌比喻出色的父亲生出出色的儿子。《三辅决录》:“昨日仲将来,文敏笃诚,保家之主也,不意双珠近出老蚌。”
44、珠圆玉润像珍珠那样浑圆;像美玉那样润泽。形容皮肤、歌喉;文笔等圆润而富有光彩。润:润滑;光滑。明 汪珂玉《珊瑚网 名画题跋》:“黄鹤仙翁寄余诗画,两学贤友俱有和章,明窗展玩,珠圆玉润,照耀后先。”
45、喷珠吐玉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46、缀玉联珠缀:连接。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47、妙语连珠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48、钟离委珠钟离:汉钟离意,曾任尚书之官;委珠:抛弃珍珠。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物。比喻不受赃,拒收不义之财。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钟离意传》:“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矶,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
49、飞珠溅玉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50、绿珠坠楼绿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51、一字一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52、五窦联珠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53、明珠夜投投:抛掷,丢弃。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和赏识,或好人误入歧途。也比喻珍贵的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也。”
54、人老珠黄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55、隋珠和璧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元·吴亮《劝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酱筇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
56、金帛珠玉帛:丝织品。黄金、绢帛、珍珠、美玉。形容珍贵的东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其气非金帛珠玉也,不可求于人也。”
57、明珠按剑按:用手抚着。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58、翠绕珠围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元 曾瑞《哨遍 麈腰》套曲:“金妆锦砌,翠绕珠围,卧铺绣褥酿春光。”
59、珠泪偷弹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60、升山采珠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