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逐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逐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乘胜逐北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2、超尘逐电超:跃登;逐:追逐。腾空而行,追逐电光。形容奔驰的速度很快。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大钟寺》:“长安少年多驰骤车马以为兵,超尘逐电,劳瘁不辞。”
3、逐电追风见“逐风追电”。《说唐》第十回:“叔宝(秦叔宝)拜辞,连夜起身,出庄上马,纵辔加鞭,如逐电追风,十分迅速。”
4、嫁鸡逐鸡,嫁犬逐犬嫁:女子出嫁;逐:追随。比喻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随从一辈子。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5、逐日追风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6、随声逐响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东汉·王符《潜夫论·贤难》:“此随声逐响之过也。”
7、追风逐影见“追风蹑景”。明·陈子龙《献马行》:“追风逐影古来有,大宛渥洼君知否?”
8、争名逐利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青衫记·华阴骑驴>》:“争名逐利,枉将人白日驰驱。”
9、逐宕失返见“逐流忘返”。张尔田《〈词莂〉序》:“虽絜瓶庸受,逐宕失返,若夫越世扶衰,有足征也。”
10、逐鹿中原在中原争夺天下。比喻争夺政权。逐:追赶;鹿:比喻帝位、政权。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1、逐句逐字见“逐字逐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一回:“自上横行退一字成句,逐句逐字逆读,俱成回文。”
12、逐末舍本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13、中原逐鹿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也作“逐鹿中原”。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4、逐逐眈眈觊觎的样子。语本《易 颐》:“虎视眈眈,其欲逐逐。”
15、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净丝,便下逐客令。”
16、贪欢逐乐逐:追逐。无休止寻欢作乐。形容生活放荡腐化。《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贪欢逐乐无时歇,打论摴蒲更不休。”
17、嫁狗逐狗见“嫁狗随狗”。宋·赵汝鐩《古别离》诗:“嫁狗逐狗鸡逐鸡,耿耿不寐展转思。”
18、逐新趣异谓追求新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趣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19、附膻逐秽膻:羊臊气;秽:污秽,肮脏。比喻依附和追随奸佞。《明史·董传策传》:“干进无耻之徒,附膻逐秽,麕集其门。”
20、如蝇逐臭象苍蝇跟着有臭味的东西飞。比喻人奉承依附有权势的人或一心追求钱财、女色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21、弃本逐末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它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汉书 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22、随风逐浪①奔波;颠沛。②犹言随大流。唐·吴融《商人》诗:“随风逐浪年年别,却笑如期八月槎。”
23、逐物不还谓沉湎于世俗。语本《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语出《庄子·天下》:“惜乎惠施之才,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反。”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八:“流代难寤,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
24、放鹰逐犬指打猎。《明史·韩文传》“击球走马,放鹰逐犬,俳优杂剧,错陈于前。”
25、飞土逐宍宍:同“肉”,指禽兽。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宍’之谓也。”
26、随高逐低犹言随高就低。《豆棚闲话·介之推火封妒妇》:“那些人家,或老或少,或男或女,或拿根凳子,或掇张椅子,或铺条凉席,随高逐低,坐在下面,摇着扇子,乘着风凉。”
27、随波逐流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28、随波逐尘犹言随波逐流。明·高明《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29、逐兔先得逐:追赶。谁先抓到手就归谁,别人不能再争。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法正曰:‘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
30、逐流忘返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章炳麟《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说滋起。”
31、舍本逐末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32、眈眈逐逐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33、笑逐颜开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34、斩蛇逐鹿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指群雄角逐,争夺天下。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乃前,拔剑击斩蛇。”
35、贪名逐利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亦作“贪名图利”。明·高明《琵琶记·旌表》:“老夫当初也只道你贪名逐利,撇了父母妻室,不肯还家。”
36、飞土逐害抛掷土丸以逐禽兽。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37、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二位如再喧哗,不独耽误娇音妙舞,恐金母要下逐客令了。”
38、嫁犬逐犬谓出嫁女子唯夫是从。清·李渔《奈何天·逼嫁》:“却不道嫁犬逐犬,切莫要看样画葫芦,又把那别新郎的铺盖卷。”
39、逐机应变随机应变。《新唐书·郭孝恪传》:“若固守武牢,以军汜水,逐机应变,禽殄必矣!”
40、逐客之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41、逐本舍末逐:追求。抓住根本,放弃次要的东西。
42、弃子逐妻弃:抛弃;逐:驱赶。抛弃子女赶走妻子。形容百姓生活困苦,妻离子散。唐·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上恩虽宏,下困犹甚,至闻有弃子逐妻以求口食。”
43、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44、逐浪随波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45、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
46、逐末弃本见“逐末舍本”。唐·魏徵《嫂叔舅服议》:“今在舅服止一时,为姨居丧五月,徇名丧实,逐末弃本。”
47、趁波逐浪犹随波逐流。形容奔波;颠沛。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48、追风逐电形容速度极快。多指马飞速奔驰。北齐·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绝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
49、酒食征逐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50、营营逐逐①忙忙碌碌。②竞相追逐。明·宋濂《抱瓮子传》:“夫子恒营营逐逐于一瓮间,无乃自苦乎?”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单道世上人,营营逐逐,急急巴巴,跳不出七情六欲关头,打不破酒色财气圈子。”
51、逐臭之夫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52、捐本逐末捐:抛弃;逐:追逐。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北史 李谔传》:“捐本逐末,流遍华壤,递相师祖,久而愈扇。”
53、随行逐队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54、追亡逐遁见“追亡逐北”。《管子·兵法》:“器成教施,追亡逐遁若飘风,击刺若雷电。”
55、逐影随波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56、逐新趋异逐:追逐。指追求新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夫吃文为患,生于好诡,逐新趋异,故喉唇纠纷;将欲解结,务在刚断。”
57、随方逐圆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
58、追亡逐北追击败走的敌军。汉·贾谊《过秦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59、逐利争名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金·马钰《满庭芳·叹世》词:“行尸走骨,逐利争名。伤神损气劳形。”
60、追趋逐耆谓追逐时尚。《汉书·扬雄传下》:“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试为之施《咸池》,揄《六茎》,发《萧韶》,咏《九成》,则莫有和也。”颜师古注:“追趋逐耆,随所趋向爱耆而追逐之也。趋,读趣,耆,读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