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用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用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韬光用晦同“韬光养晦”。唐·黄滔《知白守黑赋》:“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2、滥用职权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3、物尽其用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4、用心竭力用尽心计和力量。明·无名氏《破天阵》:“如今圣人招贤纳士,豁达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则要你用心竭力也。”
5、不得已而用之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六韬 文韬 兵道》:“圣王号兵为凶器,不得已而用之。”
6、舍道用权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晋·葛洪《抱朴子·良规》:“周公之摄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废昌邑,孙琳之退少帝,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
7、洋为中用有分析、有批判地吸收外国的有用的东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服务。毛泽东《对中央音乐学院的意见的批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8、专款专用专门用于指定项目的钱款专项使用。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上级一再强调专款专用。”
9、用行舍藏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0、施谋用智施:施行;智:智慧,计谋。运用策略计谋。明·无名氏《破天阵》第四折:“两阵之间,怎生施谋用智,你说一遍,老夫试听者。”
11、意气用事意气:主观;偏激的情绪;用事:办事。处理事情只凭个人一时的情绪。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初稿》:“潜心力行,以求实得,始知曩日意气用事,刻意破除,久归平贴。”
12、用之不竭竭:尽。无限取用而不会使用完。宋·苏轼《前赤壁赋》:“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3、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妙:巧妙;存乎:存在;心:指思考。运用得巧妙;灵活;全在于善于动脑筋思考。也作省“运用一心”。原指在战争中;指挥作战要灵活地运用战略战术;而其中的巧妙;就是善于思考和判断。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14、刚愎自用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15、宽备窄用作计划要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
16、兴利节用兴:兴办。兴办有利的事业,节约花费。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也不可太过,要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
17、中看不中用比喻外表好看,其实不中用。许地山《玉官》:“枪炮军舰都如明器,中看不中用。”
18、潜龙勿用蛟龙潜伏着不为人知。比喻人才未被重用。《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
19、大才小用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你如今连个‘名世之数’都不肯出,真正大才小用了。”
20、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21、楚才晋用比喻用才不当。邹韬奋《不能两全》引吴晓晨信:“既是天赋他聪敏的资质,要削足就履般来受这特殊环境的支配,楚才晋用,那是不可能的。”
22、杀人不用刀比喻用笔或嘴陷害人于死地。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问:‘如何是衲僧口?’师曰:‘杀人不用刀。’”
23、用非所学使用中需要的本领,与学习中得到的东西不一致。《明史·叶伯巨传》:“比到京师,而除官多以貌选,所学或非其所用,所用或非其所学。”
24、别有用心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25、用天因地利用天时,顺应地利。《东观汉记·公孙术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
26、施谋用计施:施行;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一折:“凭着您孩儿舌剑唇枪,施谋用计,我稳情取进贡到来。”
27、取之不尽,用之有余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源源不断。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你自己的家财取之不尽,用之有余……却是因何舍了自己的祖业,去住人家的不吉房廊?”
28、用其所长使用人的专长。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其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29、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怀疑的人就不要使用他,使用的人就不要怀疑他。指用人应充分信任。《金史·熙宗本纪》:“疑人勿使,使人勿疑。自今本国及诸色人,量才通用之。”
30、宽打窄用瞀打得宽裕一些,用起来节省一些。比喻作计划要留有余地。严明礼《我的母亲》:“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把这些钱带在身边,留给你宽打窄用。”
31、师心自用师心:以己意为师。固执己见;自以为是。唐 陆贽《奉天请数对群臣兼许令论事状》:“又况不及中才,师心自用,肆于人上,以遂非拒谏,孰有不危者乎?”
32、试才录用指根据他人的能力大小给予录用。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弃暇录用。”
33、节用厚生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34、弃短用长犹弃短就长。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因此制台想派一个人到外国调查调查有什么新法子,回来教给这些工匠等,他们好弃短用长。”
35、量材录用见“量才录用”。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尔等果能悔悟来归,定然量材录用。”
36、用尽机关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机。宋·范仲淹《剔银灯》:“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
37、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疑:不相信。任用一个人,就不要怀疑他;怀疑一个人,就不要任用他。宋·陈亮《论开诚之道》:“臣愿陛下虚怀易盛,开心见诚,疑则勿用,用则勿疑。与其位,勿夺其职;任徽事,勿间以言。”
38、省吃细用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中国民谣》:“省吃细用勤劳动,好吃懒做不是人。”
39、用心用意犹言专心致志。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
40、割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41、用钱如水花钱像流水一样。形容用钱没有节制。宋·梅尧臣《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诗:“用钱如水赠舞儿,却入上苑看斗鸡。”
42、无所不用其极极:穷尽。原意是无处不用尽心力。现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43、用一当十比喻以寡敌众。宋 陈善《扪虱新活 张巡杀爱妾刘昌斩孤甥》:“君以孤城,用一当十,何以能守?”
44、用武之地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晋书 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45、运用自如自如:活动不受阻碍。形容运用得非常熟练、自然。清 梁启超《开明专政论》第五章:“列国并立时代,幅员稍狭,故得厉行专政,而运用自如。”
46、恩威并用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47、养军千日,用在一时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48、用管窥天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以管窥天,讵知天之阔狭。”
49、取精用宏精:精华。用:采用;享用。宏:通弘;大。从大量的事物中取其最好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
50、用非其人任用了不适当的人才。指用人不当。《魏略》:“三公具赡所归,不可用非其人。昔魏文帝用贾诩为三公,孙权笑之。”
51、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宋 苏轼《东坡集 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2、楚材晋用楚国的人才为晋国所用。比喻本国的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53、无所用之没有地方可以用上它。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十一年》:“得志于齐,犹获石田也。无所用之。”
54、破格任用格:规格,标准。突破原来的标准任用人才。张恨水《八十一梦·第15梦》:“一日之间,我们这里有两个人破格任用,大可庆祝。”
55、备而不用备:准备。准备好而暂时不用;以应急需。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虽说备而不用,到得那时候,听凭兵丁造一句谣言,开上几排枪,那人可就死了不少。”
56、弃瑕取用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
57、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58、量才录用量:估量;衡量;录用:收录任用。根据不同的才能相应地安排适当的工作。宋 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录用。”
59、利用厚生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尚书 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60、厚生利用谓富裕民生物尽其用。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沉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语出《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蔡沈集传:“利用者,工作什器,商通货财之类,所以利民之用也。厚生者,衣帛食肉,不饥不寒之类,所以厚民之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