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意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意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心灰意冷灰心失望,意志消沉。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2、粗心大意粗:粗疏。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马马虎虎。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这是我粗心大意。我若不进去,他怎得出来?’”
3、无私有意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
4、断章取意见“断章取义”。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5、别出新意独创一格,与众不同。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大抵所利不能补其所伤,所得不能偿其所亡,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
6、有意无意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7、真心真意犹真心实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那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我也将真心真意瞒起来,都只用假意试探。”
8、快意当前快意:爽快舒适。指痛快一时。《史记·李斯列传》:“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9、意切言尽意:心愿,意向。心意恳切,言辞毫无保留。唐·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意切言尽,神识不昏。”
10、快心满意见“快心遂意”。《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11、半心半意半:不完全。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12、出于意外见“出于意表”。《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13、拿定主意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14、情孚意合同“情投意合”。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我如今却和你眷恋日久,情孚意合,却不恁地理会。”
15、破玩意儿低劣的技艺;低劣的对象。刘心武《钟鼓楼》第五章:“他妈的,什么破玩意儿!是人喝的吗?”
16、意前笔后谓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使意境得到充分表现。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17、逞心如意犹言称心如意。钱锺书《写在人生边上·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反过来说,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
18、直言尽意直爽地说出全部的意思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直言尽意,无有所讳。”
19、吉祥如意祥:祥瑞。吉利祥和;万事如意。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南北朝 张成《造像题字》:“为亡父母敬造观音像一区,合家大小八口人等供奉,吉祥如意。”
20、意兴盎然意兴:兴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李健吾《雨中登泰山》:“一路行来,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自然也就格外感到意兴盎然。”
21、刻意经营刻意:用尽心思;经营:计划管理。指用心筹画。清·王晫《今世说·规箴》:“此事定须霞思云想,刻意经营,奈何颓唐落墨,便布人间?”
22、诚心敬意诚:真心实意。形容对人十分真诚有礼貌。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23、开心写意写:通“泻”,宣泄。开诚相待,披露心意。唐·李白《扶风豪士歌》:“愿尝春陵六国时,开心写意君所知。”
24、正心诚意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泛指心术端正,意念真诚。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25、曲意承迎同“曲意逢迎”。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曲意承迎,笑问所来。”
26、得意之作指自己认为非常满意的作品。曹靖华《哪有闲情话年月》:“作者仿佛要为我开小型展览会似的,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都陈列在我面前了。”
27、出人意料意料:事先对情况、结果等的估计;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表示情况非同寻常。也作“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出人意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
28、徒乱人意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宋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始受命闻一女卒,再受命闻一男生,皆不顾而行,得家书,不发而焚之,曰:'徒乱人意。'”
29、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30、心慌意乱心里慌乱;没有主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31、词不达意达:表达。语言或文辞不能确切地表达想要表达的意思。也作“文不逮意”、“辞不达意”。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0回:“还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个词不达意的毛病。”
32、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南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33、以词害意见“以辞害意”。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太白‘斗酒诗百篇’,‘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
34、甘心乐意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35、惓惓之意惓惓:恳切。诚恳的心意。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知章奉意,到家宣谕李白,且备述天子惓惓之意。”
36、出人意外超出人们的意料。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37、闳意妙指见“闳意眇指”。清·龚自珍《六经正名》:“《孝经》者,曾子以后,支流苗裔之书,平易泛滥,无大疵,无闳意妙指,如置之二戴所录中,与《坊记》、《缁衣》、《孔子闲居》、《曾子天圆》比,非《中庸》、《祭义》、《礼运》之伦也。”
38、云情雨意①云和雨的状态。②指男女欢会之情。宋·袁去华《浣溪沙》词:“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袖间依约去年香。”
39、输心服意犹言真心顺从。《快心编初集》第四回:“然说到要做会讨采,却无人便肯输心服意,也有回的,也有许的,也有求减的,也有应承了原不与的。”
40、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41、命辞遣意亦作“命词遣意”。运用文词表达思想。宋·朱熹《朱子语类》第80卷:“然亦须得其命辞遣意方可。”
42、春风得意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3、温情蜜意见“温情密意”。杨朔《三千里江山》:“一个男人家,做什么婆婆妈妈的,做出些温情蜜意,也不怕难为情?”
44、词不逮意犹言词不达意。清·龙启瑞《覆唐子实书》:“嗣有四乡联团之议,曾泐数行奉达,仓卒中词不逮意。”
45、令人满意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合作运动也还不能令人满意。”
46、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宋 朱翌《睡轩》:“意马心猿不用忙,睡乡深处解行装。”
47、依心像意犹言称心如意。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或者不拘那里天有缘在,等待依心像意寻个对得我来的好女儿为妻,方了平生之愿!”又卷四:“张廪生如此算计,若是后来依心像意,真是天没眼睛了。”
48、尽如人意尽:完全;如:符合;遵从。完全符合人们的心意。形容心满意足。宋 刘克庄《李艮翁礼部墓志铭》:“然议者但以为恩泽侯挟贵临民,安得尽如人意。”
49、意味深长含意深刻;耐人寻味。宋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
50、志满意得志向实现,心满意足。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51、适情率意犹言放任情意。晋·葛洪《抱朴子·行品》:“适情率意,旁若无人。”
52、放意肆志纵情而无所顾忌。宋·苏轼《超然台记》:“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53、小心在意指做事十分认真与谨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
54、打定主意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55、自出新意出自自己心意。指与众不同的个人见解、旨趣。明·宋濂《答章秀才论诗书》:“孟东野阴祖沈、谢,而流于蹇涩。卢仝则又自出新意,而涉于怪诡。”
56、像心适意随心所欲。清·张南庄《何典》第八回:“[畔房小姐]自恃是太师爷的女儿,凡事像心适意,敢作敢为。”
57、情投意合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58、肆意妄行肆意:任意。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五代史演义·自序》:“其狡且羯者,挟诈力以欺凌人世,一或得志,则肆意妄行。”
59、恶意中伤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60、心软意活软;温和。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金桂听见他婆婆如此说,怕薛蟠心软意活了,便泼声浪气大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