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移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移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的秉性是极难转变的。即言人性难以改变。《元曲选·无名氏〈谢金吾〉三》:“可不的山河易改;本姓(性)难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鲁迅书信集·九0六·致赵家璧》:“但‘江山好改;本性难移’;无论怎么小心;总不免发一点‘不妥’的议论。”
2、移步换形移动脚步,情景也随之变换。形容景色变化多端。亦比喻逐步起着变化。清 戴名世《雁荡记》:“大抵雁荡诸峰,巧通造化,移步换形。”
3、潜移默转见“潜移默运”。梁启超《亚洲地理大势论》:“希腊之文明,潜移默转,而入于罗马。”
4、潜移阴夺夺:争取。指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明史·余珊传》:“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
5、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6、移有足无指用多余的部分弥补不足的部分。宋 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 谘目三》:“运动四国,权衡万货,平准其价,移有足无,然后天下之务举矣。”
7、习俗移性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晏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
8、一定不移见“一定不易”。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9、一脚不移借喻坚定不移。
10、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政体容易更改,本性难于变移,比喻生性风格或既成的事实难以改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11、移山填海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俺众仙各施神通,移山填海,水尽枯干,教你无处潜藏。”
12、换羽移宫见“移宫换羽”。亦作“移商换羽”。谓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宋 杨无咎《点绛唇(小阁清幽)》词:“换羽移宫,绝唱谁能和。”元 虞集《烛影摇红(雪映虚檐)》词:“洞房春暖,换羽移宫,珠圆丝莹。”
13、潜移嘿夺见“潜移默夺”。明·李贽《藏书·外臣传·冯道》:“今观五季相禅,潜移嘿夺,纵有兵革,不闻争城。”
14、移宫换羽宫、羽:古代乐曲中的两种曲调名。原指乐曲换调。后也比喻事情的内容有所变更。宋·周邦彦《意难忘·美人》词:“知音见说无双,解移宫换羽,未怕周郎。”
15、迁风移俗犹言移风易俗。《孔子家语·六本》:“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
16、覆海移山翻转大海,移动大山。形容力量巨大。《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阿修罗众圣偏殊,覆海移山功力大,上住须弥福德强,平扶日月感神煞。”
17、移气养体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18、传柄移藉谓权势转移。《韩非子·三守》:“恶自治之劳惮,使君辐凑之变,因传柄移藉,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陈奇猷集释引高亨曰:“藉,势位也。”
19、下愚不移移:改变。下等的愚人,决不可能有所改变。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也指不求上进,不想学好。《论语 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20、填海移山把山移开填入大海之中。指仙术法力广大。比喻决心极大。
21、运移时易谓运数终尽,时势变易。《明史·金国凤曹变蛟传赞》:“金国凤之善守,曹变蛟之力战,均无愧良将材,然而运移时易,难于建功而易于挫败。”
22、时移世异那个时间已经过去,世情或处境也都发生了变化。唐·牛僧儒《玄怪录·顾揔》:“忆儿貌,念儿心,望儿不见泪沾襟,时移世异难相见,弃谢此生当重寻。”
23、斗转星移北斗转换了方向;星辰移了位置。形容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变迁。斗:北斗星;星:星辰。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
24、移山拔海移动大山,拔起大海。形容力量巨大。晋 葛洪《抱朴子 交际》:“势力足以移山拔海,吹呼能令泥象登云。”
25、风移俗改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晋·李氏《先贤行状》:“迁济阴太守,以德让为政,风移俗改。”
26、风移俗易移:改变。转移风气,改变习俗。汉·班固《答宾戏》:“因势合变,遇时之容,风移俗易,乖迕而不可通者,非君子之法也。”
27、南山可移,此案不动南山:终南山;动: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28、移天徙日比喻盗弄政权。同“移天易日”。《北史 广阳王深传》:“往者元叉执政,移天徙日。”
29、移船就岸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1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不愁不先到手。”
30、星移电掣像流星闪电一样快速。形容速度很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说时迟,那时疾,正如空中星移电掣相似,些儿迟慢不得。”
31、移风振俗改变风气,振兴习俗。《新唐书 刘祥道传》:“以去就之官,临苟且之民,欲移风振俗,乌可得乎?”
32、移商换羽本指乐曲换调。“宫”、“商”、“羽”均为古代乐曲五音中之音调名。①比喻事情起了变化。②比喻随声附和。宋 袁去华《清平乐(移商换羽)》词:“移商换羽。花底流莺语。唱彻秦娥君且住。肠断能消几许。”
33、日不移影日影没有移动。形容时间极短。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
34、潜移暗化见“潜移默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35、潜移默夺谓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明·归有光《〈洪范〉传》:“然有养之、厚之、节之、教之、不伤之,所不能及者,故必有潜移默夺于冥冥之中。”
36、与时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唐 李白《冬夜送烟子元演隐仙城山序》:“吾不凝滞于物,与时推移。”
37、时移势迁时候不同,情况也发生了变化。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说甚么宦室门楣,寒士寻常,望若云霄;时移势迁,为地覆天翻,君去民逃。”
38、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39、与世推移随着世道的变化而变化以合时宜。《楚辞 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40、默换潜移暗中转换移易。清·李渔《奈何天·闹封》:“喜得男儿争气,把红颜命格,默换潜移。”
41、江山可改,本性难移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曾朴《孽海花》第21回:“若说要我改邪归正,啊呀!江山可改,本性难移。”
42、心荡神移像受到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作用激起强烈情绪,神魂颠倒,不能自持张贤亮《青春期》:“一个可能是非常缠绵温馨心荡神移的情感交流过程,被简化成直奔终极目标的繁殖行为。”
43、移星换斗形容法术神妙或手段高超。明 叶宪祖《团花凤》第四折:“你道是移星换斗少人知,又谁知藏鹦隐鹭须见。”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七回:“缚怪擒魔称第一,移星换斗鬼神愁。”
44、守节不移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亦作“守节不回”。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45、流移失所犹言流离失所。《清史稿·世祖纪》:“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有司礼送京师,加恩畜养。”
46、权移马鹿语本秦赵高指鹿为马事。谓恃权专横跋扈,任意颠倒是非。语出秦·赵高指鹿为马事。
47、移山回海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南宫词纪 题情 琥珀猫儿坠》:“移山回海,招赘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
48、移缓就急放开缓办的事,去做急于要办的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保路运动 四川铁路案档案》:“略分先后,以为移缓就急之谋,则川事尚可为也。”
49、山河易改,本性难移指习惯成性,很难改变。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山河易改,本性难移。”
50、移情遣意变易情志,消遣烦闷。严复《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恍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51、日中则移同“日中则昃”。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
52、禀性难移本性难以改变。元 尚仲贤《洞庭湖柳毅传书》楔子:“想他第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离凤阁近渔矶。
53、移易迁变指迁移变化。明 张居正《答中溪李尊师论禅》:“意生分段之身,刹那移易迁变,人乌得而知之。”
54、众难群移众人心中都有疑难。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55、日不移晷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56、寸步难移见“寸步难行”。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57、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58、移祸于人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清·无名氏《刘公案》第21回:“移祸于人,此井又是官井,真真的这个囚徒行事古怪!”
59、退如山移退却时象一座山在移动。比喻遇到变故,沉着镇静。《吴子·应变》:“守以强弩,退如山移。”
60、确凿不移不能变动。确实可靠;不容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