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夜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夜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连日继夜谓日夜不停。《后汉书·班固传下》:“及肃宗雅好文章,固愈得幸,数入读书禁中,或连日继夜。”
2、牛衣夜哭见“牛衣对泣”。唐·温庭筠《上裴舍人启》:“今则阮路兴悲,商歌结恨;牛衣夜哭,马柱晨吟。”
3、夙夜匪懈日夜勤劳;不怠惰。夙夜:早晚;匪:不;懈:松懈;懈怠。晋 司马彪《续汉书》:“熹为卫尉,尽心事上,夙夜匪懈。”
4、日夜如梭白天和黑夜象穿梭一样一来一往,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5、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6、熬更守夜指熬夜。《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7、夙夜梦寐夙夜:早晚。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8、门不夜关形容社会安宁,风气良好。西汉·司马迁《史记·郑子产传》:“子产为相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9、暮夜先容谓事先暗中行贿,以求宽容。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阁试》:“今未试之前,采访居其半,请托居其半,甚而暮夜先容,纸上之语,仅免曳白,便足入彀。”
10、对床夜雨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在一起亲切交谈。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11、夜行被绣谓身穿锦绣衣服在黑夜行走。比喻显贵不为人所知。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12、连日连夜指日夜不停。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7回:“如今竟成了痨病了,现在危急,专差一个人连日连夜赶来的。”
13、终日终夜终:竟,尽。整天整夜。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4、却金暮夜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后因以“却金暮夜”言为官清廉。东汉杨震为东莱太守,途经昌邑,县令王密求见。至晚,以十金奉杨曰:“暮夜无知者。”杨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遂拒而不受。见《后汉书·杨震传》。
15、夜半更深更:古时夜间计时单位,1夜=5更,1更=2小时。深夜。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急忙奔走,夜半更深,不认路途而行,只要保全性命。”
16、炫昼缟夜谓李花色白,其光采或照耀于白天,或显现于夜晚。宋·杨万里《读退之李花诗序》:“因晚登碧落堂,望隔江桃皆暗,而李独明,乃悟其妙,盖炫昼缟夜云。”
17、夜宿晓行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4卷:“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
18、日以继夜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19、昼阴夜阳依我国古代阴阳之说,昼属阳,夜属阴。“昼阴夜阳”表示天道反常,将有灾异。《后汉书·王允传》:“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
20、深更半夜深夜。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21、以夜继昼犹言以夜继日。《东观汉记·郅恽传》:“陛下远猎山林,以夜继昼,其如社稷宗庙何!”
22、半夜三更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元 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23、夫妻无隔夜之仇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常言道,夫妻无隔夜之仇,说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
24、俾昼作夜俾:使。把白昼当作夜晚。指不分昼夜地寻欢作乐。《诗经 大雅 荡》:“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25、成日成夜整日整夜,日日夜夜。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成日成夜爆破声不断,好像这里在进行一场决定人类命运的大战。”
26、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慓!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宋·华岳《翠微南征录·秋意次项子礼韵》:“诗尽时尤阔,愁多夜更长。”
27、连更晓夜犹连夜。形容办事赶紧,毫不拖延。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中书省得了圣旨,一面连更晓夜,整顿酒肉,差官二员,前去给散。”
28、花朝月夜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29、昼度夜思日夜思量。《新唐书·李绛传》:“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将昼度夜思,始欲陈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将以闻,则有惮而削其半,故上达者财十二。”
30、衣锦夜游穿了锦绣衣裳在夜间出行。比喻虽居官位,却不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显贵。同“衣绣夜行”。《北史 鹿悆传》:“且衣锦夜游,有识不许。”
31、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32、星行夜归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晋书·夏统传》:“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蚶蚏以资养。”
33、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寒食:清明节;元宵:元宵节。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元·白仁甫《梧桐雨》第一折:“寡人自从得了杨妃,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
34、长夜难明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毛泽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词:“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
35、夙夜在公从早到晚,勤于公务。《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36、卜昼卜夜卜:占卜。形容夜以继日地宴乐无度。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二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37、夜长梦短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许地山《归途》:“夜长梦短,她只睁着眼等天亮。”
38、大夜弥天弥天:满天。比喻黑暗势力弥漫长空,统治一切。鲁迅《<唐宋传奇集>序例》:“时大夜弥天,璧月澄照,饕蚊遥叹,余在广州。”
39、月夜花朝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40、日修夜短修:长。指夏至前后的几个月昼长夜短。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阳气胜则日修而夜短,阴气胜则日短而夜修。”
41、夜以接日以:用;接:接续。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勤奋工作或学习。《晏子春秋·内篇谏》:“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
42、夜不闭户夜里睡觉不用关门。形容社会秩序、风气很好。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43、通宵守夜通宵不眠或整夜祈祷的行为。
44、昼思夜想日夜想念。形容思念极深。昼:白天。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2章:“你听见这个保准不再昼思夜想了!”
45、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46、尽日穷夜尽:完;穷:尽。从早到晚,通宵达旦。《南史·袁巸传》:“与邓琬款狎过常,每清闲必尽日穷夜。”
47、鹤知夜半鹤夜半而鸣。比喻各有专长。《淮南子·说山训》:“鸡知将旦,鹤知夜半,而不免于鼎俎。”
48、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宋·柳永《女冠子》词:“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成绪。”
49、以夜继朝犹言以夜继日。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50、衣锦夜行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51、更深夜静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益州西睦和尚》:“更深夜静,共伊相商。”
52、夜住晓行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9卷:“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不则一日,已到临安府接官亭。”
53、夜阑人静夜阑:夜将尽。夜深了;人都安静下来了。形容夜深了;四周非常寂静。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有一日柳遮花映,雾障云屏,夜阑人静,海誓山盟。”
54、门不夜扃见“门不夜关”。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东夷传论》:“及施八条之约,使人知禁,遂乃邑无淫盗,门不夜扃。”
55、俾夜作昼把夜晚当作白昼一般利用,夜以继日。唐 白行简《李娃传》:“四令生斥弃百虑以志学,俾夜作昼,孜孜矻矻。”
56、旱魃拜夜叉旱魃: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夜叉:能啖鬼或捷疾鬼。指坏人相互勾结狼狈为奸。
57、犬不夜吠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6卷:“在任治得路不拾遗,犬不夜吠,丰稔年熟。”
58、日日夜夜每天每夜。形容延续的时间长。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59、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60、巴山夜雨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说巴山夜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