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朽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朽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朽木难彫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2、死欲速朽指人死了以后尸体腐朽得越快越好。人死入土为安。
3、朽木粪土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4、朽棘不彫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同“朽木不可雕”。
5、朽木枯株株:树根。朽烂的树根,枯干的树木。比喻老朽无能之辈。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俺道您琼材玉树,却元是朽木枯株。”
6、出头椽儿先朽烂椽:屋顶上的木条;朽:腐烂。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烂。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受挫折。《雍熙乐府·点绛唇》:“张弓专等南来雁,马行崖畔收疆晚,出头椽儿先朽烂。”
7、与草木俱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汉·王充《论衡·自纪篇》:“身与草木俱朽,声与日月并彰。”
8、远垂不朽永垂不朽。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
9、摧朽拉枯见“摧枯拉朽”。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10、贯朽粟红见“贯朽粟陈”。明·吾丘瑞《运甓记·苏峻倡乱》:“甲精器利,贯朽粟红,兵诵吉申,民歌召杜。”
11、死而不朽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12、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小官已为朽木死灰,若非你拯救吹嘘,安能到此。”
13、与草木同朽身体和草木一同腐朽。指默默无闻地死去。
14、朽株枯木同“枯木朽株”。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15、粟红贯朽粟:小米;红:指腐烂变质;贯:穿线的绳子;朽:腐烂。谷子变色了,钱串子损坏了。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东汉 班固《汉书 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16、蟠木朽株株:树根。盘曲之木,朽烂的根。比喻无用之材。唐·骆宾王《上李少常伯启》:“宾王蟠木朽株,散欐贱质,墙面难用,灰心易寒。”
17、朽木粪墙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8、永传不朽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南朝·梁·简文帝《吴兴楚王神庙碑》:“为不敬太守元景仲稽诸古典,于兹往烈,永传不朽。”
19、材朽行秽谓无才无德。有时用为谦词。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恽材朽行秽,文质无所底。”
20、朽木不可雕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春秋·鲁·孔丘《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1、镂冰雕朽镂、雕:雕刻。雕刻冰块和朽木。比喻劳而无功。《北史 儒林传序》:“镂冰雕朽,迄用无成。”
22、老朽无能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以耽沈之利欲,役老朽之筋骸。”
23、枯木朽株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朽的树木。比喻老弱无用的人或衰微的力量。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故有人先谈,则以枯木朽株,树功而不忘。”
24、木朽蛀生朽:腐烂。木朽腐烂就会生虫子。比喻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
25、槃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循吏传·孟尝》:“槃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
26、根朽枝枯朽:腐烂;枯:枯槁。树根腐烂了,树枝就会枯萎。比喻事物失去了根本或在根本上出现问题,就会走向衰亡。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此气是人之根本,根本若绝,则藏腑筋脉如枝叶,根朽枝枯,亦以明矣。”
27、拉朽摧枯同“摧枯拉朽”。《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
28、死且不朽犹言至死不忘。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三年》:“以君之灵,累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9、奔车朽索朽:腐烂;索:绳子。用朽烂的绳索去套奔驰的马车。形容事情非常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30、朽索驭马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尚书·五子之歌》:“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31、朽条腐索朽腐的绳索。汉·焦赣《易林·节之豫》:“朽条腐索,不堪施用,安静候时,以待亲知。”
32、栋朽榱崩犹栋折榱崩。宋·陈郁《话腴》:“史舜元《哀王旦》一首云‘……昔闻陕右段忠烈,今见常山颜杲卿,栋朽榱崩人短气,平生况切同年羲。’”
33、朽戈钝甲喻装备极劣的军队。明·张煌言《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34、殁而无朽殁:死。人虽然死了,名声或事业长存。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凭风云于异代,照日月于殊涂,死者有知,殁而无朽。”
35、枯朽之余指衰病残年。宋·苏轼《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36、红腐贯朽红腐:粮食经久腐坏,颜色变成红赤色。贯朽:穿铜线的绳索因天长日久而朽烂。形容资财充足,钱粮无数。东汉·班固《汉书·贾捐之传》:“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
37、摧枯振朽犹摧枯拉朽。《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悠悠邃古,未闻斯酷。岂非摧枯振朽,易为力乎。”
38、朽棘不雕同“朽木不可雕”。《魏书·恩幸传·赵修》:“小人难育,朽棘不雕,长恶不悛,岂容抚养。”
39、没而不朽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唐·陈子昂《周故内供奉学士……墓志铭》:“昔子云称李元,常璩叙令伯,皆没而不朽。”
40、朽竹篙舟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宋·周密《癸辛杂识前集·笔墨》:“元晖谓笔不可意者如朽竹篙舟、曲箸哺物,此最善喻。”
41、同垂不朽一同流传,永不磨灭。《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42、户枢不朽户枢:门的转轴;朽:腐烂,败坏。经常转动的门轴就不会朽坏。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三国志 吴普传》:“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有户枢不朽是也。”
43、拉枯折朽同“摧枯拉朽”。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44、朽骨重肉比喻已经腐朽的东西得到了新生。宋·苏辙《谢复官表》:“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
45、朽木不雕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上进,无法成材。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46、贯朽粟陈钱串子断了,谷子烂了。比喻极富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47、粟陈贯朽形容太平时期富饶的情况。同“粟红贯朽”。明 范受益《寻亲记 告借》:“你如今万廪千仓,粟陈贯朽,每日劳劳碌碌,使尽机谋,如今半百之秋,又无男女,还不修善,更待何时?”
48、枯朽之馀谓衰病残年。
49、朽木之才朽木:腐烂的木头。像烂木头的人才。比喻不堪造就或无用的人。元·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量你何足道哉,斗筲之器,粪土之墙,朽木之才,精狗儿之人。”
50、枯枿朽株枯朽的枝干。形容事物死气沉沉。明·胡应麟《诗薮·近体》:“自宋以来,学杜者但刻意深沉,如枯枿朽株,无复生意。”
51、草木俱朽象草木一样死去,世人并不知道。借喻人一生毫无建树。《后汉书·朱穆传》:“彼与草木俱朽,此与金石相倾。”
52、盘木朽株不成材的曲木朽木。比喻劣材。《后汉书 循史传 孟尝》:“盘木朽株,为万乘用者,左右为之容耳。王者取士,宜拔众之所贵。”
53、化腐朽为神奇神奇:神妙奇特的东西。变坏为好,变死板为灵巧,变无用为有用。《庄子 知北游》:“腐朽复化为神奇。”
54、万世不朽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4回:“宫保若能行此上策……功垂竹帛,万世不朽!”
55、万古不朽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老舍《新年醉话》:“画完题‘醉墨’二字,豪放之情乃万古不朽。”
56、千古不朽谓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谁肯以千古不朽之名人,抑之使出时流下。”
57、朽木生花指由枯转荣,比喻事物得以新生。清·李渔《比目鱼·假神》:“朽木生花,白骨生肌,都亏你再把鸿钧铸。”
58、永存不朽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魏书》:“遗风余爱,永存不朽。”
59、永垂不朽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60、穷泉朽壤穷泉:泉下,地层深处;朽壤:腐烂的土壤。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晋·潘岳《哀永逝文》:“委兰房兮繁华,袭穷泉兮朽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