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屋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土阶茅屋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周书 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
2、落月屋梁比喻对朋友的怀念。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3、重床叠屋比喻重复繁多。周恩来《“七七”四年》:“战时的政治机关,贵简单而不贵复杂,机关应集中而不应重床叠屋。”
4、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5、牵萝补屋萝:女萝,植物名。拿藤萝补房屋的漏洞。比喻生活贫困,挪东补西。后多比喻将就凑合。唐 杜甫《佳人》诗:“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6、汗牛充屋同“汗牛充栋”。清·方东树《〈切问斋文抄〉书后》:“非要非玄,而冗长并录,是《书》不止百篇,《诗》不止三百。非惟汗牛充屋,不能尽载,且适以罔道迷人。”
7、支床叠屋犹叠床架屋。喻重复。梁启超《中国之旧史》:“其《通志 二十略》,以论断为主,以记述为辅,实为中国史界放一光明也。惜其为太史公范围所困,以纪传十之七、八,填塞全书,支床叠屋,为大体玷。”
8、仰屋着书仰:脸向上;着: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梁书 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着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9、隔屋撺椽比喻办不到的、不自量力的事情。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一折:“有那等花木瓜长安少年,他每不斟量隔屋撺椽。”
10、高门大屋高门:指富贵之家;大屋:高大的房屋。指豪门之家。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
11、爱屋及乌乌;乌鸦。喜爱那所房屋;连房屋上的乌鸦也一并喜爱。比喻由于喜爱某人也连带地喜爱与他有关系的人或物。《尚书大传 大战》:“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孔丛子 连丛子下》:“若夫顾其遗嗣,得与群臣同受厫福,此乃陛下爱屋及乌,惠下之道。”
12、黄屋左纛黄屋:古代皇帝的车盖;纛:古代行军中或重要典礼上的大旗。指帝王坐的车子。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纪信乃乘王车,黄屋左纛。”
13、金屋娇娘指高贵而美丽之女子。明·孟称舜《娇红记·会娇》:“蓦遇著这金屋娇娘,猛回头何方故乡?”
14、比屋可诛比屋:一屋挨一屋,家家;诛:杀戮。家家都可杀戮,世风日下,恶人众多。汉·陆贾《新语·无为》:“尧舜之民,可比屋而封;桀纣之民,可比屋而诛者,教化使然也。”
15、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16、屋如七星形容住房破漏。唐·冯赞《云仙杂记》:“郑广文,星屋破漏,从下望之,窍如七星。”
17、润屋润身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
18、夏屋渠渠夏屋:高大的房子;渠渠:高大深广的样子。形容房屋高大而深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红玉》:“时年三十六,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矣。”
19、丰屋之祸见“丰屋之戒”。陈寿《三国志·辛毗杨阜高堂隆传》:“《易》曰:‘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閴其无人’。王者以天下为家,言丰屋之祸,至于家无人也。”
20、不愧屋漏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21、金屋藏娇金屋:富丽华贵的房屋;娇: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作妇。后指特别宠爱某美貌女子;也特指纳妾。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22、屋上建瓴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宋·苏轼《徐州上皇帝书》:“使楚人开关而延敌,材官驹发,突骑云纵,真若屋上建瓴水也。”
23、仰屋著书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24、燕雀处屋见“燕雀处堂”。《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25、茅屋采椽指住宿简陋。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茅屋采椽,是以贵俭。”
26、仰屋兴嗟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一面就近再等下一科的会试,免了一番长途跋涉,不必再为筹措旅费,仰屋兴嗟。”
27、海屋筹添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原谓长寿,后以“海屋筹添”为祝寿之词。宋苏轼《东坡志林·三老语》:“尝有三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28、丰屋延灾见“丰屋生灾”。
29、华屋秋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30、累屋重架累:重叠。指层次重叠。唐·刘知几《史通·序例》:“滥觞肇迹,容或可观,累屋重架,无乃太甚。”
31、比屋可封意思是在唐、虞时代,贤人很多,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后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前蜀 杜光庭《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32、不惭屋漏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死者用帐幕遮盖处。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形容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隋·江总《让尚书仆射表》:“门惊如市,不惭屋漏;心抱如水,无欺暗室。”
33、丰屋之过见“丰屋之戒”。
34、白屋之士指贫寒的士人。汉 王充《论衡 语增》:“周公执贽下白屋之士。”
35、迭床架屋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36、屋下盖屋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37、暗室屋漏暗室:指没有光亮或隐秘的地方;屋漏:古代室内摆放小帐的地方。指别人看不见的地方,隐私之处。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第四卷:“虽亏雅道,亦使暗室屋漏之下有所警,是亦小道之可观者。”
38、萤灯雪屋指勤学苦读。同“萤窗雪案”。宋 叶適《石洞书院记》:“游之兴废,家之盛衰占焉;学之兴废,人之盛衰占焉。学不待地也,萤灯雪屋,苟取尺寸,而圣贤之业可成矣。”
39、屋下架屋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40、屋下作屋同“屋下架屋”。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
41、叠床架屋床上叠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斅,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42、没屋架梁比喻无中生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四卷:“更有一等狠心肠的人,偏要从家门首打墙脚起:诈害亲戚,侵占乡里,受投献,窝盗贼,无风起浪,没屋架梁。”
43、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44、海屋添筹海屋:寓言中堆存记录沧桑变化筹码的房间;筹:筹码。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宋 苏轼《东坡志林》卷二:“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45、架屋迭床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46、丰屋蔀家①《易·丰》:“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岁不觌,凶。”王弼注:“既丰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虽窥其户,阒其无人,弃其所处,而自深藏也。处于明勋尚大之时,而深自幽隐,以高其行,大道既济,而犹不见,隐不为贤,更为反道,凶其宜也。
47、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韩诗外传》第三卷:“爱其人及屋上乌,恶其人者憎其胥余。”
48、丰屋生灾谓高大其屋,将引起灾祸。
49、蓬屋生辉蓬屋:简陋的房屋。使陋室增添光辉。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6回:“家父斋僧二十余年,更不曾遇着好人,今幸圆满,四位下降,诚然是蓬屋生辉。”
50、无愧屋漏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原指独处于室时慎守善德,无愧于心。后转义为心地光明,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邪念。清·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劳副都之辨》:“惟存一矢慎之心,无愧屋漏。”
51、支床迭屋犹迭床架屋。喻重复。
52、银屏金屋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53、珍楼宝屋珍奇的楼阁,华丽的房屋。指富丽豪华的建筑物。《渊鉴类函·佛寺三》:“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珍楼宝屋,竭尽国资。”
54、金屋之选谓被贵人选为妻室。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55、望屋以食见“望屋而食”。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56、因树为屋依树架屋。喻指隐居乡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申屠蟠传》:“乃绝迹于梁饧之间,因树为屋,自同佣人。”
57、望屋而食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汉·贾谊《新书·过秦》:“望屋而食,横行天下。”
58、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打头风:逆风。比喻祸不单行,接连遭受意外打击。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祸从天降,灾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遭打头风。”
59、仰屋兴叹仰望屋顶长叹。指毫无办法,一筹莫展。
60、生栋覆屋造房子用新伐的木头做屋梁,木头容易变形,房屋容易倒塌。比喻祸由自取。《管子·形势》:“生栋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