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王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王子犯了法,和老百姓一样处以罪刑。指王法对于王子、平民是一样的。《野叟曝言》第六七回:“众人都道说那里话,王子犯法,庶民同罪,这是因奸杀命的事,既犯到官,还有活命的吗。”
2、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战国·宋·墨翟《墨子·尚贤上》:“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3、擒贼先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4、败寇成王失败者沦为草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柳亚子《题莽男儿‘说部’为陈巢男作》:“败寇成王谁定论?恩牛怨李此旁观。”
5、振缨王室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南朝·陈·沈炯《祭梁吴郡袁府君文》:“日者明德世彦,振缨王室。”
6、淮王鸡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7、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8、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9、帝王将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0、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溥:通“普”,普遍,全。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指大一统思想。《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1、鹅王择乳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比喻择其上乘精华。事见《祖庭事苑》卷五。水乳同置一器,鹅王仅饮乳汁而留其水。事见《祖庭事苑》卷五。清·钱谦益《与素华禅师书》:“《宗镜》删订,非鹅王择乳不能具此心眼。”
12、天王老子比喻至尊至贵、最有权威的人。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13、千乘之王千:极言其多。指天子。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
14、称帝称王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15、王侯将相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6、老王卖瓜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17、阎王好见,小鬼难当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18、耻居王后指在文名上耻于处在不及己者之后。《新唐书 文艺传上 王勃》:“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19、尊王攘夷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20、买王得羊①谓想买王献之字,却得到了羊欣的字。意为差强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画虽然逼真而终差一等。唐·张怀瑾《书断》:“时人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21、王法无情王法:国家法律。国家的法律是不讲情面的。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这两个都不待秋后取决,才见的官府内王法无情。”
22、成则为王,败则为贼旧指成功了就是合法的,失败了就是非法的。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1回:“单枪匹马领三军,成则为王,败则为贼。”
23、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孟子·梁惠王下》
24、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25、成则为王,败则为寇指在争夺政权的斗争中,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的人被称寇贼。成功者权势在手,无人敢责难,失败者却有口难辩。孙中山《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演讲》:“中国历史上有一习惯,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但近代文明国家,不是如此。”
26、侯王将相王侯、武将和文臣。指古代统治阶级的上层代表势力。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27、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9卷:“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
28、混世魔王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29、成者为王,败者为贼成:完功,成就;贼:盗贼。指成功了就可以称王,失败了就被称为盗贼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君民本是同一民族,乱世时,‘成者为王,败者为贼’,平常是一个照例做皇帝,许多个照例做平民。”
30、当刑而王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汉书 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31、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日:太阳。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
32、天王下界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严的吏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若到乡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临凡一般。”
33、天壤王郎天壤:指天地之间,即人世间;王郎:指晋王凝之。天地间竟有这种人。原是谢道蕴轻视其丈夫王凝之的话。后比喻对丈夫不满意。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34、大王好见,小鬼难当指头目见面好说话,喽啰们难缠。指走狗借着主人势力敲诈勒索。鲁迅《路》:“现在的人间也还是‘大王好见,小鬼难当’的处所。”
35、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宣和画谱 李成》:“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36、淮王鸡犬淮王: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王家的鸡和狗。比喻攀附别人而得势的人。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37、敌王所忾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杨伯峻注:“王之所恨怒者,诸侯亦以之为仇敌而伐之。”
38、霸王风月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能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39、目无王法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3回:“关系朝廷体统,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赎身的价银来,目无王法已极。”
40、公子王孙指王公贵族子弟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41、曳裾王门曳:拉;裾:衣服的大襟。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东汉 班固《汉书 邹阳传》:“饰固陋之心,则何王之门不可曳长裾乎?”
42、霸王别姬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43、大水淹了龙王庙龙王庙:管水之神的庙宇。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互相之间发生了争端。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4章:“闯王派我来,也只是同你们见见面,交交朋友,免得日后大水淹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44、称王称霸王:帝王;君王;霸:霸主;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自称为君主、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45、王孙贵戚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群音类选 好事近 游春》:“觑雕鞍骏马,会王孙贵戚,谩把金尊倒,有时节沉醉花前,把金丸坠落飞鸟。”
46、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47、成王败贼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贼寇。清·张岱《皆令操》附燕客《和操》:“成王败贼,史能饰词。”
48、打出王牌使出杀手锏去制约别人。莫应丰《将军吟》第31章:“他不理江醉章的混话,决心打出自己的王牌,压一压对手的邪气。”
49、称王称伯王:君王;伯:通“霸”,霸主。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清·吴乔《答万季崊诗问》:“今人拘于宋人之说诗,而不问唐人违合,莫不称王称伯,狐魅后学,使尊奉己学。”
50、成王败寇成功的人称王称帝,失败者沦为草寇。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
51、王八羔子王八:俗称乌龟或鳖。比喻妻子不忠、偷人养汉的丈夫以及坏小子。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吴二浪子那个王八羔子,我们在牢里的时候,他同贾大妮子天天在一块儿。”
52、二帝三王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昔在二帝三王……财足以奉郊庙、御宾客,充庖厨而已。”
53、擒贼擒王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54、王孙公子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晋 葛洪《抱朴子 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绮纨之间。”
55、圣帝明王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兴,去圣帝明王遐远,仲尼之道又绝,法度无所因袭。”
56、富埒王侯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57、王后卢前《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后以“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58、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尚书 康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59、独立王国指主权完整的国家。比喻不受上级或制度约束,自行其是的地区、部门或单位。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8章:“所谓政治分会与北洋军阀的巡阅使毫没有区别,目的在于割据一方,形成独立王国。”
60、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西汉·戴圣《礼记·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