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图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图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救亡图存拯救祖国的危亡;谋求民族的生存。《鬼谷子 中经》:“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2、厉精图治图:谋求,设法。厉:奋勉。治:治理。振奋精神,设法把国家治理好。亦作“励精图治”、“厉精求治”、“厉精为治”。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3卷:“熙宁中,王介甫初参大政,神考方厉精图治。”
3、翻然改图迅速改变过来,另作打算。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
4、尽心图报尽心:竭尽心力;图:谋划。比喻竭尽所有的心思谋划报答别人。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因向蒙教诲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
5、图财致命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
6、图作不轨图谋不轨。《东观汉记·郑众传》:“及宪兄弟图作不轨,众遂首谋诛之,以功迁大长秋。”
7、贪名图利贪图好的名声,追逐个人私利。明·徐元《八义记·婴投杵臼》:“贪名图利世间人,不修因果恁痴心。”
8、另有所图图:图谋。指有别的目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17章:“她到这县城的高中是另有所图的——说不定在这两年中,她能高攀一个条件好的男人。”
9、舍身图报舍:放弃;报:报答。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牺牲生命也要报答。明·无名氏《鸣凤记·物公劾奸》:“剩此微躯,皆赖天恩庇;舍身图报,如何敢埈巡回避。”
10、戴罪图功戴罪:身负重责;图:谋取。指有罪之人立功,争取减免罪行。《明史·马芳传》:“帝令察广堪办贼,许戴罪图功,否即以赐剑从事。”
11、画影图形画:绘画。摹绘人的形貌,古时用于悬赏缉捕逃犯。元·施惠《幽闺记·图形追捕》:“奉上司明文,遍张文榜,画影图形,十家为甲,排门粉壁,各处挨捕。”
12、孳蔓难图孳:同滋,长也;蔓:繁生、蔓延。比喻坏的事物绝不能任令它蔓延开来,否则,便难以收拾。《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13、握图临宇图:图籍;宇:天下。掌握全国地图,君临天下。比喻拥有全国政权。《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14、将本图利将:拿;本:本钱;图:谋取;利:利润。利用本钱谋求利润。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可不道吃酒的望醉,放债的图例,也则是将本图利。”
15、图王霸业图:谋求;霸业:称霸。指谋求称王称霸。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你这厮只是睦州一伙村夫,量你有甚福禄,妄要图王霸业,不如及早投降,免汝一死。”
16、钩深图远谓对僻远的异族图谋予以讨伐。《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是时孝武因其余财府帑这蓄,始有钩深图远之意,探冒顿之罪,校平城之雠。”
17、唯利是图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18、图财害命图:谋取。为了劫夺财物,害人性命。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便待干罢。”
19、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明·张居正《宫殿纪》:“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建都燕蓟,我皇上龙飞襄郢,三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于南北。”
20、滋蔓难图滋:滋长;蔓:繁生、蔓延。野草滋生,难以消除。比喻势力扩大了再要消灭就很困难。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21、弃旧图新图:图谋、追求。抛弃旧的、不好的东西;追求新的、正确的东西。唐 韩愈《昌黎集 上宰相书》第16卷:“忽将弃其旧而新是图,求老农老圃而为师。”
22、膺箓受图①谓帝王得受图箓,应运而兴。图,河图;箓,符命。②道教谓经过修炼,受天地道箓而名列仙籍。
23、历精图治振奋精神,力图治理好国家。《宋史·神宗纪赞》:“历精图治,将大有为。”
24、渊图远算深谋远虑。《南齐书·高帝十二王传论》:“世祖顾命,情深尊嫡,渊图远算,意在无遗。”
25、潜图问鼎问鼎:询问鼎的大小轻重,比喻篡夺。比喻企图暗中篡夺。南朝·齐·武帝《诛张敬儿诏》:“假托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征祥,潜图问鼎。”
26、图穷匕首见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27、谋图不轨谋划进行违法、叛逆等活动。《晋书·王彬传》:“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谋图不轨,祸及门户。”
28、另有企图另外的图谋。
29、有利可图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六回:“等到有利可图,可否即允照办。”
30、图文并茂指书刊中的文字流畅,插图丰富精美。王朔《修改后发表》:“我始终认为贵刊是国内的一流刊物,图文并茂,趣味高雅,是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三性结合的比较突出的好刊物。”
31、无利可图图:谋取。没有利益可谋求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这两样事业,一时都无利可图,完全是为了公益,我开典当是为方便穷人。”
32、宅中图大居于中心,谋划四方。指得地势之利。《文选 张衡<东京赋>》:“彼偏居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薛综注:“东京居天地之中,所图者四海这外。”
33、左右图史周围都是图书,谓嗜书好学。同“左图右史”。《新唐书 杨绾传》:“[绾]性沉靖,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澹如也。”
34、深图远虑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汉·仲长统《昌言下》:“又况愚人之愚,而望其遵巡正路,谦虚节俭,深图远虑,为国家校计者乎。”
35、以为后图为以后作打算。《左传·桓公六年》:“斗伯比言于楚子曰:‘……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张,必弃小国。’小国离,楚之利也。少师侈,请羸师以张之。熊率且比曰:‘季梁在,何益?’斗伯比曰:‘以为后图,少师得其君。’”
36、深图远算见“深谋远虑”。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佑景丹等传论》:“然原夫深图远算,固将有以焉尔。”
37、天开图画形容自然景色秀美如画。元·鲜于必仁《折桂令·西山晴雪》:“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削围屏。”
38、应箓受图箓:符箓;图:河图。顺应符箓的预言,承受河图的象征。指当皇帝是出于天意。《周易·纬乾凿度》下卷:“二十九年伐崇侯,作灵台,改正朔,布王号于天下,受箓应河图。”
39、别有企图另外有别的打算或谋划。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3章:“他拦住她,心里已经别有企图。”
40、图为不轨图:图谋;轨:比喻法度。图谋做不法的事情。《会稽典录》:“休未至,涁欲入宫,图为不轨,召见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41、按图索骏指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参语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变已明矣。”
42、革旧图新抛弃旧的事物,谋求新的途径。宋·刘克庄《宝学颜尚书神道碑》:“国势岌岌如此,乞下哀痛之诏,风厉有位,革旧图新,以回天意。”
43、左图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新唐书 杨绾传》:“独处一室,左右图史,凝尘满席。”
44、宏图大志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45、别作良图另作好的打算。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
46、负图之托托:委托。承受辅佐幼君的嘱托。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章传论》:“周章身非负图之托,德乏万夫之望。”
47、悼心失图悼:哀悼,悲痛;失:失去,丧失;图:意图,主张。因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
48、据图刎首谓贪图未得的利益而断送自己的生命。《文子 上义》:“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于天下也。”
49、葄枕图史葄:垫衬。形容陷溺于图书资料之中。《新唐书·李揆传》:“揆病取士不考实,迂学陋生,葄枕图史,且不能自措于词。”
50、按图索骥按图:按照图形;索:寻找;骥:好马。按照画好的图形去寻找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东汉 班固《汉书 梅福传》:“今不循伯者之道,乃欲以三代选举之法,取当时之士,犹察伯乐之图,求骐骥于市,而不可得,亦已明矣。”
51、浮图七级,重在合尖浮图: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新五代史·李菘传》:“为浮屠者,必合其尖。”
52、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53、励精图治励:原作厉;振作;振奋;精:精神;图:设法;谋求;治:治理国家。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宋史 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54、惟利是图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55、奋发图强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56、图穷匕现图:地图;穷:尽;匕:匕首;现:显露出来。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露出了真相或本来面目。
57、进退失图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谓指挥失策。《魏书·傅永传》:“叔业进退失图,于是奔走。”
58、鸿业远图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59、所图不轨图:图谋;轨:比喻规矩,法度。指图谋做不合法或不正当的坏事。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会董卓乘虚,所图不轨。”
60、发愤图强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