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痛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痛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2、怕痛怕痒比喻畏首畏尾,顾虑重重。张英《老年突击队》:“他名叫温成书,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哈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3、痛剿穷迫竭尽全力剿灭追杀。清 王韬《瓮牑余谈 贼中悍酋记》:“一鼓而歼之,乃西窜慈野,痛剿穷迫。斩获无数。”
4、切齿痛心切齿:咬紧牙齿;痛心:形容心中极恨。形容愤恨到极点。《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5、轻怜痛惜见“轻怜重惜”。
6、痛哭流涕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7、痛快淋漓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8、痛心泣血泣血:流血泪。痛煞心田,哭出血泪。形容十分悲痛。汉·荀悦《汉纪·孝元皇帝纪下》:“若夫石显可以痛心泣血矣,岂不疾之哉!”
9、痛切心骨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义士仁人,痛切心骨。岂以陛下之圣明智勇而能忍之乎!”
10、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斯可谓之乡愿矣” 宋 朱熹集注:“过门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见亲就为幸,深恶而痛绝之也。”
11、痛心疾首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12、不痒不痛既不痛也不痒。比喻不中肯,没触及要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不痒不痛,浑身上或寒或热;没撩没乱,满腹中又饱又饥。”
13、痛诬丑诋尽情诬蔑,用很难听的话毁谤。清 薛福成《庸庵笔记 轶闻 〈盾鼻随闻录〉当毁》:“[汪堃所著《盾鼻随闻录》对]何氏自文安公凌汉以下,并逮其家妇孺,无不痛诬丑诋,至令人不忍观。”
14、长痛不如短痛长期痛苦还不如短期痛苦。指果断处事。梁实秋《腌猪肉》:“他以为长痛不如短痛,离婚是最好的结束。”
15、忍痛割爱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王朔《我是你爸爸》:“爱情嘛,不管早晚,不分先后,我忍痛割爱。”
16、痛快一时只顾任情尽兴而为,不考虑后果。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这个工作绝不是痛快一时,乱打一顿,所能奏效的。”
17、不知痛痒形容麻木不仁或不知利害。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2卷:“同父意见亦同,常言道:‘而今的世界只管讲那道学,说正心诚意的,多是一班害了风痹病,不知痛痒之人。’”
18、神怒民痛痛:恨。天神愤怒,百姓痛恨。形容因作恶多端,引起极大愤怒。西汉·晏婴《晏子春秋·外篇》:“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19、破口痛骂破口:恶语。满口恶语骂人。《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老太婆坐在窗下,指着丈夫就破口痛骂:‘你这个蠢货,真是个地道的傻瓜!’”
20、龙胡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后因以“龙胡之痛”指丧亲之痛。《汉书·郊祀志上》:“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龙七十馀人,龙乃上去……百姓卬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龙涘号。”
21、十病九痛形容浑身病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22、痛贯心膂形容悲痛到极点。宋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岩肖之先君光禄,靖康间为京城守御司属官,尝以守御策献之朝,而议者沮之。京城失守,督将士与虏战,遂以身殉国。及归葬日,公为挽诗……岩肖每一读之,痛贯心膂。”
23、三病四痛谓病痛很多。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到老没个儿女,设或三病四痛,没个贴体亲人,那时要茶无茶,要饭没饭,便是活受地狱,何须定要变得牛马!”
24、好了疮疤忘了痛比喻情况好转后就忘了过去的困难或失败的教训。
25、疾痛惨怛疾:病;惨怛:忧伤,痛悼。痛苦的情怀与悲惨的惦念。西汉·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26、头痛治头,足痛治足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同“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明·张居正《与张心斋计不许东虏款贡》:“语曰:‘头痛治头,足痛治足’。今虏祸方中于辽,辽以一镇当全虏之势,病在足之时矣。”
27、互剥痛疮比喻互揭阴私。《醒世缘弹词》第十回:“潘大娘说林老太婆的媳妇结识戏子,林老太婆说潘大娘偷和尚,彼此互剥痛疮。”
28、令人痛心指让人悲愤痛恨。邓小平《在北方局党校整风动员会上的讲话》:“特别是我们这些负责的同志还有不少的歪风,给予工作的损害也是令人痛心的。”
29、痛心刻骨伤痛入骨髓。形容伤心到了极点。《明史·刘健传》:“臣等遭逢先帝,临终顾命,惓惓以陛下为托,痛心刻骨,誓以死报。”
30、切肤之痛切肤:切身。指与自身关系密切。比喻亲自感觉的痛苦。明 王守仁《传习录》中卷:“独其切肤之痛,乃有未能然者,辄复云云尔。”
31、含悲茹痛
32、疾首痛心①伤心到时极点。②痛恨到极点。《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 曹海凝墓志》:“民嗟邑主,疾首痛心。”《南史 虞寄传》:“不意将军惑于邪说,翻然异计,寄所以疾首痛心,泣尽继之以血,万全之策,窃为将军惜之。”
33、不痛不痒比喻评论、批评等不能触及实质;没切中要害;不解决问题。明 吴炳《情邮记 反噬》:“这事不痛不痒,却是一个大题目。”
34、痛可言邪这种悲痛怎么能说得出呢?
35、急痛攻心心里感到极度的焦急与悲痛。
36、痛悔前非彻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错误。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37、痛心切骨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白萍》:“子负心太甚,即王魁、李益,有不逮焉……思之痛心切骨,街非一朝一夕矣。”
38、不关痛痒不关:不相干。比喻切身相关的事情。与自身的利害没有关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这里虽还有两三个老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
39、深恶痛嫉见“深恶痛绝”。鲁迅《伪自由书·“以夷制夷”》:“揭开了‘以华制华’的黑幕,他们竟有如此的深恶痛嫉,莫非真是太伤了此辈的心么?”
40、号啕痛哭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却说那和尚把袈裟骗到手,拿在后房灯下,对袈裟号啕痛哭。”
41、七病八痛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清 曾朴《孽海花》第24回:“就是在雯青家里,一年到头,上下多少人,七病八痛,都是他包圆儿的。”
42、痛不可忍忍:忍耐。疼痛或悲痛到极点,以至于忍受不了。宋·洪迈《夷坚甲志·人生鳖》:“稍久左右噬食,痛不可忍,凡月余而死。”
43、酣痛淋漓见“酣畅淋漓”。清·魏源《夜雨行》:“仓卒不工且快意,酣痛淋漓聊一贾。”
44、痛下针砭针砭:古代以砭石为针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彻尖锐地批评错误,以便改正。《清史稿 艺术传 徐大椿》:“《慎疾刍言》,为溺于邪说俗见者痛下针砭。”
45、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清史稿·恂勤郡王允题传》:“今允题居马兰峪,欲其瞻仰景陵,痛涤前非。”
46、痛饮黄龙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暢饮。《宋史 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47、痛入骨髓痛到骨头里。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战国策·燕策三》:“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48、痛痛快快马上,毫不犹豫。尽情。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依我看来,泰山是五岳之一,既然来到此地,索兴痛痛快快的逛一下子。”
49、痛心入骨形容伤心到了极点。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谭传》:“是以智达之士,莫不痛心入骨,伤时人不能相忍也。”
50、哀痛欲绝哀痛:悲痛;绝:断绝;指气绝。悲伤得要气绝了。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51、迎头痛击迎面给以狠狠地打击。清 吴趼人《发财秘诀》第十回:“倘使此辈都是识事务熟兵机之员,外人扰我海疆时,迎头痛击,杀他个片甲不回。”
52、痛饮狂歌痛:痛快,尽情;狂:越出常度。欢畅饮酒,纵情唱歌。形容喜悦的心情。唐·杜甫《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
53、痛改前非彻底改正以前的错误。痛:彻底、深切地;不能解作“痛苦”。非:错误。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你痛改前非,我把这所房子与你夫妻两个住下。”
54、痛饮黄龙府痛饮:尽情地喝酒;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吉林农安县。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李大钊《口占一绝》诗:“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55、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唐 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56、痛抱西河比喻丧子之痛。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其子死,哭之失明。”
57、亲痛仇快仇:敌人;亲:自己人。使亲人悲痛;却使敌人高兴。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58、创巨痛仍亦作“创钜痛仍”。谓创伤深重而悲痛长久。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创巨痛仍,号于穹旻。”
59、抚今痛昔见“抚今悼昔”。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60、痛自创艾指彻底地改正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明 张居正《素庵戴公墓志铭》:“里中少年有殴母者,公欲与其父直诸有司,置之重典,少年惧,叩头流血请教,公乃许之,而其人亦痛自创艾,卒为善士,为乡里所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