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堂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大雅之堂 |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 清 袁枚《与陈刺史虚斋》:“未登大雅之堂,还望刺史陶冶而成全之。” |
2、轰堂大笑 | 形容满屋子的人同时放声大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安公子小夫妻以至那些媳妇丫头们听了,只管不敢笑,也由不得轰堂大笑起来。” |
3、怡堂燕雀 | 怡:安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炎;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
4、升堂入室 | 古代宫室,前为堂,后为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
5、青堂瓦舍 | 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 明 李开先《宝剑记》第十四出:“你在这青堂瓦舍里坐着,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
6、坐戒垂堂 | 见“坐不垂堂”。 | 王闿运《哀江南赋》:“时清铸戟,坐戒垂堂。” |
7、一表堂堂 | 形容仪表堂皇。 | 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
8、哄堂大笑 | 指满屋子人一起大笑起来。 |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堂大笑。” |
9、对簿公堂 | 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在法庭上受审问。 | 《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
10、玉堂人物 | 泛指显贵的文士。 | 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 |
11、池鱼堂燕 | 比喻无辜受祸。 | 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俺来此携琴访友,并不曾流连夜晓。无端的池鱼堂燕一时烧。” |
12、玉堂金马 | 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 汉·扬雄《解嘲》:“今子幸得遭明圣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
13、堂高级远 | 堂:厅堂;级:台阶。比喻尊卑有定规。 | 《晋书·刘寔传》:“夫堂高级远,主尊相贵。” |
14、庙堂之量 | 庙堂:帝王之宗庙,比喻宏大。形容人的气量大,遇事沉着冷静。 | 唐·房玄龄《晋书·谢安传》:“谢有庙堂之量。” |
15、椿庭萱堂 | 椿庭:比喻父亲;萱堂:比喻母亲。指父母双亲。 | 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
16、金马玉堂 | 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 汉 扬雄《解嘲》:“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上说人主,下谈公卿。” |
17、金闺玉堂 | 指朝廷官宦。 | |
18、堂堂正正 | 原指军队阵容盛大。后形容光明正大。堂堂:强大威武;正正:整齐。 | 先秦 孙武《孙子 军争》:“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陈,此治变者也。” |
19、处堂燕鹊 | 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燕雀处一屋之下,子母相哺,煦煦然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火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将及也。” |
20、烘堂大笑 |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后因以“烘堂大笑”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 唐代御史有台院、殿院、察院之分,由台院一名年资最高者主杂事,谓之“杂端”;凡公堂会食,都不谈笑,如杂端先笑,则三院之人随之大笑,谓之“烘堂”。见唐赵璘《因话录·征》。 |
21、升堂拜母 | 升:登上;堂:古代指宫室的前屋。拜见对方的母亲。指互相结拜为友好人家。 |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
22、堂而皇之 |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 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
23、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贫贱之知:贫困时的知心朋友;糟糠:酒糟和糠麸。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24、糟糠之妻不下堂 | 指贫贱时共患难的妻子,今也用来谦称自己的妻子。(1)用以指称与共患难的妻子。 (2)用以谦称自己的妻子。糟糠,酒渣及穀皮,指粗劣的食物。糟:酒渣。糠:谷皮。贫穷时,与自己共尝糟糠的妻子。 | 《后汉书 宋弘传》:“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
25、天堂地狱 | 原为佛家语。指善人死后升入天堂,恶人死后堕入地狱。佛家用以劝善惩恶。后常用以比喻幸福和凄苦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境遇。 | 《宋书·天竺迦毘黎国传》:“且要天堂以就善,曷若服义而蹈道;惧地狱以敕身,孰与从理以端心。” |
26、满堂红 | 比喻各方面都取得好成绩或到处都很兴旺。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
27、一言堂 |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个人说了算。 |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逐渐不正常,一言堂、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崇拜、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一类家长制现象,不断滋长。” |
28、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29、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左右,打散堂鼓,将马来,回私宅去也。” |
30、庙堂之器 | 比喻有治理国事才能的人。 | 明·刘基《卖柑者言》:“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 |
31、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32、高堂大厦 | 见“高楼大厦”。 | 元·杨暹《刘行首》第四折:“师父,此处索是幽静,弟子不恋高堂大厦。” |
33、入室升堂 |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 《孔子家语·弟子行》:“吾闻孔子之施教也,先之以《诗》《书》,而道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观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盖入室升堂者七十余人,其孰为贤?” |
34、高堂广厦 | 厦:高大的房屋。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高堂广厦,玉宇琼楼,是坟山上起得的享堂。” |
35、堂哉皇哉 | 犹堂而皇之。 | 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八回:“他有了这个引子,就格外的打点,格外的应酬,不到半年便放了海关道,堂哉皇哉的带了家眷,出京赴任。” |
36、一貌堂堂 | 堂堂:庄重大方。一副庄重大方的相貌。 | 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我见他一貌堂堂,必然高贵。” |
37、燕雀处堂 | 处:居住;堂:堂屋。燕雀住在堂上。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汉 孔鲋《孔丛子 论势》:“燕雀处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38、正大堂煌 | 亦作“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其名衔之正大堂煌,尊荣已极,何谓名衔太新,实尔等听闻未久,觉以为新耳。” |
39、处堂燕雀 | 比喻生活安定而失去警惕性。也比喻大祸临头而自己不知道。 | 《孔丛子·论势》:“燕雀处屋,子母安哺,煦煦焉其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炎上,栋宇将焚,燕雀颜色不变,不知祸之将及也。” |
40、坐不窥堂 | 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郑太传》:“张孟卓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
41、箕裘堂构 | 箕:簸箕;裘:皮袍;堂:立堂基;构:盖屋;堂构:比喻子承父业。比喻能继承父兄的事业。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6回:“说父子相关切处,令人感注,似由阅历而得者,非泛作箕裘堂构语者所梦见。” |
42、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今天,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戏剧家、美术家、音乐家……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 |
43、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 《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
44、直入公堂 |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
45、登堂入室 | 堂:古代宫室的前厅;室:古代宫里的后屋。登上厅堂;再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了高深的地步。也作“升堂入室”。 | 宋 吴坰《五总志》:“如徐师川、余荀龙、洪玉父昆弟、欧阳元老,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 |
46、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垂堂:靠近屋檐的地方。家有千金的人不在屋檐下停留。形容有钱人非常看中自己的身体。 | 西汉·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
47、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
48、仪表堂堂 |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风度威严。 |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
49、满堂灌 | 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主观地将众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 | |
50、坐不垂堂 | 垂堂:近屋檐处。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停留。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51、堂皇冠冕 |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
5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指苏州、杭州比天堂还要美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53、虚堂悬镜 |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 《宋史 陈良翰传》:“无术,第公此心如虚堂悬镜耳。” |
54、富丽堂皇 | 富丽:华丽。堂皇:雄伟;盛大。豪华美丽、雄伟壮大。形容建筑物的宏伟壮丽;场面的盛大豪华。也形容诗文辞藻华丽。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
55、人间天堂 | 指人世间极美好的地方。 | 曹靖华《凭吊“新处女”》:“山外云山天外天,人间天堂——共产主义乐园呵,到明天一定要实现!” |
56、肯堂肯构 |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 《尚书 大浩》:“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构?”孔传:“以作室喻政治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为堂基,况肯构立屋乎?” |
57、楼堂馆所 | 楼:高楼大厦;堂:殿堂;馆:宾馆;所:处所。泛指一切高档建筑物。 | 邓小平《军队整顿的任务》:“有的部队请客送礼,修建楼堂馆所。” |
58、决胜庙堂 | 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 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 |
59、入室昇堂 | 比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同“入室升堂”。 | |
60、明堂正道 | 犹明公正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