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岁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岁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岁暮天寒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2、岁月蹉跎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明 许三阶《节侠记 闺忆》:“你我蓬飘岭南,岁月蹉跎,音书断绝。”
3、国无宁岁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5回:“国无宁岁,民无安时。”
4、迁延岁月犹言拖延时间。
5、一岁九迁岁:年;迁:官职升迁。一年之内升迁九次。比喻官职升得极快。《南史·到撝传》:“上又数游撝家,怀其旧德,至是一岁三迁。”唐·韩愈《上张仆射书》:“虽日受千金之赐,一岁九迁其官,感恩则有之矣;将以称于天下曰知己,知己则未也。”
6、优游卒岁悠闲度日。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 《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7、千岁一时犹千载一时。《晋书·慕容云载记》:“机运难邀,千岁一时,公焉得辞也。”
8、花花太岁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元·关汉卿《鲁斋郎》楔子:“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再没双。”
9、百岁千秋一百年,一千载。形容岁月漫长,历时很久。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10、压岁钱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清·曹雪芹《红楼梦》:“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
11、万岁千秋犹言千秋万代,形容岁月长久。亦作“千秋万岁”。《战国策 楚策一》:“于是楚王游于云梦……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此乐矣?’”
12、楛耘伤岁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荀子 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薉。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13、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14、消磨岁月消磨:虚度。虚度年月。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转瞬之间,早度过残岁,又到新年。”
15、岁时伏腊岁时:一年四季;伏腊:伏日和腊日。指四季时节更换之时。《旧唐书 张九龄传》:“又以其弟九章,九皋为岭南道刺史,令岁时伏腊,皆得宁觐。”
16、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论语 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7、以日为岁把一天变成了一年。形容焦急的心情。宋·张孝祥《迎嘉显孚济侯求雨文》:“望神之来,以日为岁,飚舆在望,亦既劳止。”
18、旷岁持久旷:荒废,耽误;持:持续,拖延。荒废时间,长期拖延。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师徒之众寡不敌,然尚旷岁持久,师老费财。”
19、岁月峥嵘峥嵘:形容山势高峻突出。比喻不平凡,超越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亦作“峥嵘岁月”。宋·王珪《谢赐生日礼物表》:“岁月峥嵘,而屡更精力勤劳。”
20、岁寒三友松、竹经冬不凋,梅花耐寒开放,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元·白朴《朝中措》:“苍松隐映竹交加,千树玉梨花,好个岁寒三友,更堪红白山茶。”
21、岁月不居居:停留。指时光流逝。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22、引日成岁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周书·文帝纪上》:“众之思公,引日成岁,愿勿稽留,以慰众望也。”
23、牛衣岁月谓贫困的生活。清·曾国藩《送妹夫王五归》诗之四:“织屦辟纑终古事,牛衣岁月即羲皇。”
24、聊以卒岁聊:姑且;勉强;卒:尽;终;岁:一年。姑且这样度过一年。本指逍遥自在地度日。现用以形容生活的艰难。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一年》:“人谓叔向曰:‘子离于罪,其为不知乎?’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
25、年近岁逼逼:迫近。指已迫近年底。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又因年近岁逼,诸事烦杂不算外,又有林之孝开了一个人单子回来。”
26、逾年历岁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战国策 赵策一》:“王大怒,曰:‘夫用百成之众攻战,逾年历岁,未见一城也!今不用兵而得城七十,何故不为?’”
27、卒岁穷年卒:终了,岁:年;穷:完了。指整年。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卷:“虽卒岁穷年,无有透彻之期。”
28、百岁之好好:友爱。永久的好合。指男女结为夫妻。明 屠隆《昙花记 士女私奔》:“亦雅慕其才藻,故将图百岁之好,非仅邀一夕之欢。”
29、日久岁长见“日久天长”。《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我虽是不好嫁得你出家人,只是认做兄妹往来,谁禁得我?这便可以日久岁长的了。”
30、远年近岁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31、优游岁月悠闲舒适地过日子。茅盾《子夜》四:“可惜他这位儿子虽名为‘家驹’,实在还比不上一条‘家狗’,因此早该是退休享福的曾沧海却还不能优游岁月,甚至柴米油盐等等琐细,都得他老人家操一份心。”
32、百岁之盟同“百年之约”。即婚约。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33、玩岁愒月同“玩岁愒日”。明·周圣楷《张居正本传》:“乃当事者玩岁愒月,卒不能以实应,即敷奏,徒文具耳。”
34、比岁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汉书 成帝纪》:“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人谷物助县官赈赡者,已赐直。”
35、岁聿其莫谓一年将尽。聿,语助;莫,“暮”的古字。《诗·唐风·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36、岁月如流形容时光消逝如流水之快。南朝·陈·徐陵《与齐尚书仆射杨遵彦书》:“岁月如流,人生何几!”
37、岁丰年稔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亦作“岁稔年丰”。唐·陆长源《上宰相书》:“今岁丰年稔,谷贱伤农。诚宜出价以敛籴,实太仓之储。”
38、一岁再赦见“一岁载赦”。宋·范祖禹《唐鉴》卷三:“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39、穷年累岁累:接连。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宋·陈亮《传注》:“其予‘六经’之义,穷年累岁,不遗余力矣。”
40、寸阴若岁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北史 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41、岁在龙虵见“岁在龙蛇”。
42、年丰岁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30回:“所以武后篡位二十余年,年丰岁稔,政治不乱,皆仁杰一人之功也。”
43、年深岁久时间久远地过去。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老娘收生,一日至少也收七八个,这等年深岁久的事,那时记得。”
44、度日如岁同“度日如年”。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45、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数当终。《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
46、悬车之岁见“悬车之年”。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若今日未及四十,早入仕途,则致仕之期,即不必以七十为限……故余两次引归,皆未及悬车之岁。”
47、丰年稔岁稔:指庄稼成熟。五谷丰登的好年景。元·刘唐卿《降桑椹蔡顺奉母》第一折:“八方肃靖,东夷西戎仰化,南蛮北狄归降,贡麟凤献瑞呈祥,产禾苗丰年稔岁。”
48、楛耘失岁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49、日计不足,岁计有余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淮南子·真训》:“其道可以大美兴,而难以算计举也。是故日计之不足,而岁计之有余。”
50、岁月不待人岁月:时间;待:等。指时间流逝,不因人而停留。晋·陶潜《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51、免怀之岁谓三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后因称三岁为“免怀之岁”。《论语·阳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52、积年累岁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贼人]只得招出实话来:乃是积年累岁遇着节令盛时,即便四出剽窃,以及平时略贩子女,伤害性命。”
53、一岁载赦亦作“一岁再赦”。一年之中再次赦罪。谓赦免过滥。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54、岁聿云暮见“岁聿其莫”。《魏书·乐志》:“既岁聿云暮,三朝无远,请共本曹尚书及郎中部率呈试。”
55、年近岁除除:逝去。指已迫近年底。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2回:“年近岁除,怎好只管打扰?”
56、长命百岁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元 无名氏《蓝采和》第四折:“这个道七十,那个道八十,婆婆道九十,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57、时和岁丰四时和顺,五谷丰收。用以称颂太平盛世。同“时和年丰”。宋 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太宗皇帝每见时和岁丰,雨雪应时,辄喜不自胜,举酒以属群臣。”
58、玩岁愒时同“玩岁愒日”。元·揭傒斯《刘福墓志铭》:“愚卤鄙陋者,或媮嫚优游得以玩岁愒时,此刘孟介至于呕血而死也。”
59、岁稔年丰稔:庄稼成熟。指农业丰收。同“岁丰年稔”。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四折:“今日个君圣臣贤治,化育的岁稔年丰快。”
60、岁比不登比:屡屡;频频。农业连年歉收。同“比年不登”。《汉书 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