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随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男唱女随 | 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2、随波逐尘 | 犹言随波逐流。 | 明·高明《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
3、随方就圆 | 处事顺应形势和情况的变化;待人随和而不固执。 |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好使的钱,你好随的方就的圆,可又分的愚别的贤。” |
4、随时随地 | ①谓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
5、践墨随敌 | 践:依循,履行;墨:绳墨,计划;践墨:遵守规律;随敌:顺随敌情。实施作战计划要顺应敌情的变化。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践墨隨敌,以决战事。” |
6、随近逐便 | 就近,图方便。 | 《隋书·李密传》:“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袆告之,理当固守。” |
7、随物赋形 | 谓针对客观事物本身的不同形态给予形象生动的描绘。 | 宋·苏轼《画水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 |
8、如影随形 | 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 | 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
9、言出祸随 | 见“言出祸从”。 |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
10、随方逐圆 | ①谓立身行事无定则。②根据物体的形状、地形的高低等作出与之相适应的设计构造。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8回:“和光混俗,惟其利欲是前,随方逐圆,不以廉耻为重。” |
11、箕引裘随 | 比喻子弟能继承父兄之业。 | 语出《礼记 学记》:“良治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12、随俗为变 | 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 | 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
13、不随以止 | 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 |
14、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 少数敌不过多数。 | |
15、随口乱说 | 随便乱说的。 | |
16、逐浪随波 | 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
17、随踵而至 |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 《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
18、随大流 | 顺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 |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一章:“其余的人,有一多半是随大流、瞎起哄罢了。” |
19、齿过肩随 | 谓尊礼长者。 | 《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见与齿过肩随,礼殊拜绝,怀抱相得,忘其年义。” |
20、随寓而安 | 见“随遇而安”。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4卷:“安,谓随所寓而安,盖深于静也。” |
21、随机应变 |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情况;应:应付;变:变化。 | 《旧唐书 郭孝恪传》:“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
22、丹漆随梦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后以“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 |
23、随高就低 | 犹言可高可低,随便怎样。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浮山远禅师法嗣·衡岳奉能禅师》:“苦乐共性,随高就低。” |
24、言不诡随 | 诡随:随机应变。说话不谲诈善变。 | 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 |
25、百衣百随 |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
26、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 |
27、随行逐队 | 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
28、百顺千随 | 形容什么都顺从。同“百依百随”。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李将军见他聪明伶俐,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一般,十分抬举,百顺千随。” |
29、随圆就方 | 同“随方就圆”。 |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恭孝仪王大节》:“濮祖之后,性比山麋,貌同野瘦,随圆就方,似无惟有。” |
30、走乡随乡 | 走到哪里就顺随哪里的民情习俗。 | 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是呀!应该走乡随乡才是。” |
31、飘茵随溷 | 见“飘茵堕溷”。 | 清·吴梅《风洞山·殉烈》:“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煞强如没收煞飘茵随溷。” |
32、顺时随俗 | 顺应时势,随从习俗。 | 《陈书·姚察传》:“察乃博引经籍,独违群议……其不顺时随俗,皆此类也。” |
33、飞蓬随风 | 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 | 《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
34、随乡入俗 | 见“随乡入乡”。 | 明·汤显祖《邯郸记·望幸》:“则怕珍羞不齐,老皇帝也只得随乡入俗了。” |
35、水性随邪 | 邪:不正派。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 | 元·关汉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
36、随车甘雨 | 见“随车致雨”。 | 清·杨潮观《东莱郡暮夜却金》:“揽辔清风,随车甘雨,免他供顿徒劳。” |
37、行随事迁 | 行:做事。做事要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 | 明·李贽《焚书·先行录序》:“故行随事迁,则言焉人殊,安得据往行以为典要,守前言以效尾生耶?” |
38、随波逐浪 | ①随着波浪飘荡。②颠沛貌。③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④谓同行同止。 | 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
39、萧规曹随 | 萧何定下的政策规章制度;曹参全盘继承。借指后人沿袭前人遗制。萧:萧何;西汉初年丞相;规:规矩;规章;曹:曹参;萧何死后;继任丞相;随:跟随;沿袭。 | 汉 扬雄《解嘲》:“夫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响若阺隤。” |
40、随侯之珠 | 比喻珍贵的物品 | 《文士传》:“随侯之珠,烛众士之好,南垠之金,登窈窕之首。” |
41、随声是非 | 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 |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岂不哀哉。” |
42、执鞭随蹬 | 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 | 《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43、男倡女随 | 倡:倡导。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44、随风而靡 | 靡:倒下。顺风倒下。比喻没有主见。 | 南朝 梁 萧统《文选 杨恽〈报孙会宗书〉》:“虽雅知恽者,犹随风而靡,尚何称誉之有?” |
45、入乡随俗 |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
46、随俗浮沉 | 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
47、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7卷:“由是论之,罪福报应,犹响答影随,不差毫末。” |
48、随俗雅化 | 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 |
49、随缘乐助 | 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
50、修短随化 | 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 |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51、随珠荆玉 | 同“随珠和璧”。 | 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
52、执鞭随镫 |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
53、情随境变 | 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变化。 | 明·袁宏道《叙小修诗》:“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遂情生。” |
54、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 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
55、蝇随骥尾 | 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 | 语出《后汉书 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
56、应变随机 |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 元·柯丹丘《荆钗记·奸诘》:“吾兄就应变随机,将侄女送到王门去。” |
57、逐影随波 | 跟着别人的影子走,随着水流飘移。形容无主见。 | 明·沈德符《野获编·内监·冯保之败》:“思为报复仇,且结张诚欢,故出全力攻之,言官不过逐影随波而已。” |
58、随时度势 | 随:顺从;度:估量。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
59、采凤随鸦 | 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远不如自己的男人。 | |
60、天随人原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形容事态恰如所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