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随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随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不随以止不跟随别人而半途停止。
2、随机而变随着时机或情况而变化。形容灵活机敏。《敦煌变文集·韩擒虎活本》:“大凡男子,随机而变,不如降他。”
3、甘雨随车旧时称讼地方官的政治措施的话。《太平御览》第十卷引三国吴谢承《后汉书》:“诉曰:‘人等是公百姓,独不迂降。’回赴,雨随车而下。”
4、飞蓬随风枯蓬随风飞。比喻人没有主见,态度随着情势而转变。《后汉书·明帝纪》:“飞蓬随风,微子所叹。”
5、彩凤随鸦比喻女子嫁给才貌配不上好的人。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终不然到嫁了人,那里有彩凤去随鸦,老鹮戏弹牙。”
6、你倡我随倡:带头,倡导。指彼此呼应。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真是那狮吼之声,山鸣谷应,你倡我随。”
7、千随百顺随:追随;顺:顺从。形容完全顺随别人,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元 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8、采凤随鸦比喻才貌出众的女子嫁给远不如自己的男人。
9、男唱女随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10、百纵千随什么都顺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怎不记旧日夫妻情意,也曾有百纵千随。“
11、随近逐便就近,图方便。《隋书·李密传》:“若随近逐便,先向东都,唐袆告之,理当固守。”
12、随世沉浮沉浮:在水面上出没。形容缺乏操守,随俗俯仰。亦作“与世沉浮”、“随俗浮沉”。《零陵先贤传》:“君令子初随世沉浮,容悦玄德,交非其人,何足为高士乎?”
13、傍花随柳形容春游的快乐。宋 程颢《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14、随俗雅化随着时俗风尚恰到好处地改变装饰。
15、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北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16、走乡随乡走到哪里就顺随哪里的民情习俗。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五章:“是呀!应该走乡随乡才是。”
17、百衣百随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18、形影相随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
19、如影随形好像影子老是跟着身体一样。比喻两个人关系亲密;常在一起。先秦 管仲《管子 任法》:“然故下之事上也,如响之应声也;臣之事主也,如影之从形也。”
20、随者唱喁喁:应和的声音。指后者附和前者。形容随声附和。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
21、入乡随俗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大宁道宽禅师》:“虽然如是,‘且道入乡随俗一句作么生道?’良久曰:‘西天梵语,此土唐言。’”
22、蝇随骥尾苍蝇附随在骐骥的尾巴上,便可腾飞千里。比喻依附于贤能或有名望者,必能得益。语出《后汉书 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23、随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眼见得城池也不济事了,各人自思,随风转舵。”
24、夫唱妇随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25、言发祸随同“言出祸从”。唐·陆贽《谢密旨因论所宣事状》:“其如言发祸随,求之以情既无端,验之以迹又无兆,宜蒙昭恕,理在不疑。”
26、应变随机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元·柯丹丘《荆钗记·奸诘》:“吾兄就应变随机,将侄女送到王门去。”
27、随时施宜同“随时制宜”。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28、随意一瞥匆匆地一瞥;不完全注意。
29、随时制宜随:根据;制:制订,采取;宜:适宜的措施。根据当时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晋书 周崎传》:“州将使求援于外,本无定指,随时制宜耳。”
30、逐浪随波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31、随行逐队指跟着大家一道行动。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众倭公然登岸,少不得放火杀人,杨八老虽然心中不愿,也不免随行逐队。”
32、随随便便不多加斟酌,怎么方便就怎么做。曾朴《孽海花》第26回:“如今老爷一死,进款是少了,太太纵然贤惠,我怎么能随随便便地要?”
33、甘分随时甘愿顺随时世环境。元 无名氏《谇范叔》楔子:“常则是半生忙不遂,我平生志,居陋巷甘分随时。”
34、随时度势随:顺从;度:估量。根据当时的情况审度事势的发展趋向。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4回:“可见凡事须随时度势,敢作敢为,方可转祸为福。”
35、随风倒舵犹言看风使舵。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舵更何忧。”
36、随声是非别人说是,自己也说是;别人说不是,自己也说不是。谓毫无主见,一味盲从。汉·荀悦《汉纪·哀帝纪》:“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岂不哀哉。”
37、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旧指自然界的主宰者,迷信说法指运气、命运。人的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8、随俗为变俗:风俗。到什么地方就随什么风俗。西汉·司马迁《史记·扁鹊列传》:“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随俗为变。”
39、随遇而安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40、随事制宜根据事实,采取适当措施。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七:“如道之正体,却一定于此,而随事制宜,自莫不当。”
41、水性随邪邪:不正派。比喻没有主见,不正派。元·关汉卿《哭存孝》:“枉了他那眼霜卧雪,阿妈他水性随邪。”
42、执鞭随镫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左右。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愿将军不弃,收为步卒,早晚执鞭随镫,死亦甘心。”
43、随踵而至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战国策·齐策三》:“子来,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也,今子一朝而见七士,则士不亦众乎!”
44、比肩随踵犹比肩继踵。形容接连不断。《韩非子 难势》;“且夫尧、舜、桀、纣千世而一出,是比肩随踵而生也,世之治者不绝于中。”
45、言不诡随诡随:随机应变。说话不谲诈善变。唐·张说《齐黄门侍郎卢公神道碑》:“清明虚受,磊落标奇,言不诡随,行不苟合,游必英俊,门无尘杂。”
46、适俗随时犹言顺应时俗。唐·刘知畿《史通·杂说中》:“案绰文虽去彼淫丽,存兹典实,而陷于矫枉过正之失,乖天适俗随时之义。”
47、随俗沉浮顺随世俗,没有己见。《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48、随人作计谓顺应他人意旨行事。清·恽敬《答方九江书》:“男儿必有自立之处,不随人作计,如蚊之同声,蝇之同嗜,以取富贵名誉也。”
49、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50、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九回:“这都是随缘乐助,本不能强人的,或多或少,却是未定,总求大人这里踊跃些便是。”
51、飘茵随溷见“飘茵堕溷”。清·吴梅《风洞山·殉烈》:“虽然是苦结局伤心断魂,煞强如没收煞飘茵随溷。”
52、随波逐流随:跟着;逐:追赶;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是随着别人走。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53、随波逐浪①随着波浪飘荡。②颠沛貌。③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④谓同行同止。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
54、执鞭随蹬手里拿着马鞭,跟在马镫旁边。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随在左右。《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55、随波逐尘犹言随波逐流。明·高明《玉簪记·诳告》:“他是冰清玉润,怎便肯随波逐尘。”
56、枉直随形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形枉则影曲,形直则影正,然则枉直随形,而不在影。”
57、天随人原上天顺从人的意愿。形容事态恰如所望。
58、随圆就方同“随方就圆”。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恭孝仪王大节》:“濮祖之后,性比山麋,貌同野瘦,随圆就方,似无惟有。”
59、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封建礼教认为,女子出嫁后,不论丈夫好坏,都要永远跟从。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你难道没听见人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那里个个都像你大姐做娘娘呢?”
60、一不压众,百不随一少数敌不过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