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食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食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食生不化谓生吞活剥,不善灵活运用。清·张谦宜《茧斋诗谈·统论》:“即如诗家临摹老杜,岂不名手,然食生不化,反受其累。”
2、东食西宿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汉 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
3、虎不食儿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明·杨珽《龙膏记·藏春》:“你爹爹既往洛阳,一时未归,待异日我自慢慢劝他,虎毒不食儿,孩儿切莫短见。”
4、衣食父母穿的和吃的都靠父母提供;指赖以为生的人。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5、日旰不食同“日旰忘食”。唐·皮日休《忧赋》:“故王之忧国者日旰不食,士之忧位者载贽出疆。”
6、耳食之谈耳食:以耳吃食,指不加审察,轻信传闻。指听来的没有根据的话。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六:“此耳食之谈,引经断狱,当不如是。”
7、菲食薄衣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俭朴。《梁书·武帝纪上》:“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准的甿庶,菲食薄衣,请自孤始。”
8、食不知味同“食不甘味”。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9、足兵足食见“足食足兵”。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10、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1、粗衣粝食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12、好衣美食美:美好。指吃好的,穿好的。唐·马周《请崇节俭及制诸王疏》:“且帝子何患不富贵,身食大国,封户不少,好衣美食。”
13、蚕食鲸吞食:吃;吞:整个儿咽下去。像蚕啃桑叶一样一点一点来;或像鲸鱼吃食一样大口大口吞。比喻强国用逐步侵占或一举吞并的方式侵略弱国领土。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六》:“汝先遗二孤侄,汝蚕食鲸吞,几无余沥。”
14、箪食豆羹箪:盛饭的竹器;豆:古代盛食物的器皿。一箪饭食,一豆羹汤。指少量饮食。比喻小利。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15、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16、袭衣兼食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17、布衣疏食疏:通“蔬”,蔬菜。穿布衣,吃粗粮。形容生活俭朴。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去位家居,亦布衣疏食。”
18、节衣缩食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19、食少事繁见“食少事烦”。《晋书·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20、恶衣恶食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1、鸣钟食鼎见“鸣钟列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
22、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孟子 公孙丑上》:“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23、鹑居鷇食鷇:待母哺食的幼鸟,它不挑拣食物。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比喻生活俭朴,不求享受。《庄子·天地》:“夫圣人鹑居而鷇食,鸟行而无彰。”
24、缺衣少食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25、人浮于食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西汉·戴圣《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26、民以食为天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东汉 班固《汉书 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27、少衣缺食缺乏衣食。比喻贫困。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28、食荼卧棘吃苦菜,睡粗草。形容初民的生活艰苦。清·王夫之《老庄申韩论》:“老庄乱之也,然而心犹人之心,天下则已异乎食荼卧棘之天下矣。”
29、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30、食甘寝宁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西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患解忧除,然后食甘寝宁,居安游乐。”
31、食淡衣粗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32、食不果腹果:充实。吃不饱肚子。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3、望屋以食见“望屋而食”。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34、伴食中书指执政大臣庸懦而不堪任事。《宋史 胡铨传》:“孙近傅会桧议,遂得参知政事,天下望治有如饥渴,而近伴食中书,漫不敢可否事。”
35、哀梨蒸食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36、食马留肝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37、不劳而食食:吃。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38、饮食起居指人的日常生活。宋·欧阳修《祭杜祁公文》:“公为辅弼,饮食起居,如陋巷之士。”
39、昌亭旅食寄食南昌长亭处,借指寄人篱下。唐 王勃《白下驿饯别唐少府》诗:“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40、锦衣肉食见“锦衣玉食”。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
41、日昃忘食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晋书·张轨传》:“未能雪天人之大耻,解众庶之倒悬,日昃忘食,枕戈待旦。”
42、逶迤退食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诗经 召南 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43、击钟鼎食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44、鼎食鸣锺见“鼎食鸣钟”。
45、解骖推食骖:古代驾在车前两侧的马。解下驾在车前两侧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急需的人。指以自己的财物解救他人之急。宋·苏轼《洗玉池铭》:“维伯时父,吊古啜泣,道缝玉人,解骖推食。”
46、狼餐虎食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47、靡衣媮食靡:华丽;媮:苟且。身穿丽服,苟且而食。形容富贵的人苟且偷生。《汉书·韩信传》:“众庶莫不辍作怠惰,靡衣媮食,倾耳以待命者。”
48、吐食握发同“吐哺握发”。晋·葛洪《抱朴子·交际》:“虽笔不集札,菽麦不辨,为之倒屣,吐食握发。”
49、衣丰食足丰:丰富;足:足够。指衣食充足,生活富裕。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谁似你衣丰食足口头肥。”
50、甘食好衣甘:甜。指吃穿都是好的。形容生活奢华。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0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51、昃食宵衣入夜才吃晚饭,天不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务。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
52、衣食所安安:养;所安:养生的东西。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53、侯服玉食侯服:王侯之服;玉食:珍美食品。穿王侯的衣服,吃珍贵的食物。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荒殖其货。侯服王食,败俗伤化。”
54、壸浆箪食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55、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56、节食缩衣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57、恶衣粝食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58、日昃旰食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临浑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59、食不念饱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今虽已老,而复‘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
60、食方于前同“食前方丈”。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楚王聘陈子仲为相,仲谓妻曰:‘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