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胜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先秦 李耳《老子 德经》第69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三国 魏 王弼注:“抗,举也;加,当也。哀者必相惜,而不趣利避害,故必胜。” |
| 2、逞强好胜 | 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 |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
| 3、不可胜纪 |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汉书 公孙弘卜式等传赞》:“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受遗则霍光、金日磾,其余不可胜纪。” |
| 4、慰情胜无 | 作为自我宽慰的话。 | |
| 5、人众胜天 | 聚集众人的力量,可以战胜大自然。 |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闻之,人众者胜天,天定亦能破人。” |
| 6、运筹制胜 | 见“运筹决胜”。 | 明·卢象昇《剿荡衍期听候处分并陈贼势兵情疏》:“向使微臣督剿江、淮、豫、楚间,果能运筹制胜,马到功成,各省抚臣岂易于为力?” |
| 7、名胜古迹 |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 |
| 8、兼人好胜 | 兼人:胜过人;好:喜爱;好胜:各方面都想胜过他人。处处都想胜过他人,好胜心强。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兼人,故退之。” |
| 9、反败为胜 |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
| 10、决胜庙堂 | 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 | 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 |
| 11、行不胜衣 | 衣服都禁受不起,比喻体力衰弱。 | 《荀子·非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 |
| 12、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汉 荀悦《汉纪 平帝纪》:“太后因号泣而言,左右莫不垂涕,舜悲不自胜。” |
| 13、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先秦 管仲《管子 七法》:“是故以众击寡,以治击乱,以富击贫,以能击不能,以教卒练士击驱众白徒,故十战十胜,百战百胜。” |
| 1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青:靛青;蓝:草名。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固然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究竟是他受业之师,况紫衣女子又是他女,学问岂能悬殊?” |
| 15、引人入胜 | 胜:引人进入佳境。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 |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着胜地。” |
| 16、繁华胜地 | 繁华:繁盛华丽。热闹的名胜之地。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因游学来至嘉禾地方,这是古秀州,乃江南繁华胜地。” |
| 17、战必胜,攻必取 | 每次打仗都获胜,每次进攻都攻下。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
| 18、事实胜于雄辩 |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 鲁迅《<热风>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
| 19、胜不骄,败不馁 | 胜了不骄傲,败了不灰心。 | 先秦 商鞅《商君书 战法》:“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
| 20、不可胜记 | 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南朝 宋 傅亮《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功隐于视听,不可胜记。” |
| 21、不分胜败 | 指双方势均力敌,分不出高低。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9回:“两个在战场上斗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
| 22、探奇访胜 | 探:寻求;访:访问。探寻奇迹,访求胜地。指游览和寻访山水名胜。 | 朱自清《经典常谈·诗》:“最爱游山玩水,常常领了一群人到处探奇访胜。” |
| 23、以少胜多 | 用少数的力量战胜多数的力量;以弱小战胜强大。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2回:“这回用兵,以少胜多,极有布置。” |
| 24、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十旬休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
| 25、天人胜处 | 胜:优越。佛道用语。指天上人间最好的境遇。 | 《魏书·释老志》:“云奉持之,则生天人胜处,云犯则坠鬼畜诸苦。” |
| 26、出奇制胜 | 奇:奇兵;计;制胜:夺取胜利。①原指作战时运用奇兵或奇计;出敌人不意;制服敌人。②泛指用新奇的、出人意外的办法获胜。 | 唐 陆贽《论替换李楚琳》:“楚琳卒伍凡材,厮养贱品,因时扰攘,得肆猖狂,非有陷坚殪敌之雄,出奇制胜之略。” |
| 27、炫奇争胜 | 炫:夸耀。夸耀新奇,竞争胜负。 | 清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火神庙中玉器摊,尤炫奇争胜,贵族妇女及富商外贾多趋之。” |
| 28、得胜头回 | 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 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
| 29、自胜者强 | 自胜:战胜自己;强:刚,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算刚强。 | 春秋·楚·李耳《老子·道德经》第33章:“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
| 30、略胜一筹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指比较之下;稍强一点。 | 清 秋瑾《致秋誉章书》:“哥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纵胜妹十倍也。” |
| 31、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传世者虽不可胜举。” |
| 32、名山胜水 | 见“名山胜川”。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4卷:“从来天子建都之处,人杰地灵,自然名山胜水,凑着赏心乐事。” |
| 33、乘利席胜 |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 《汉书·蒯通传》:“楚人起彭城转斗逐北,至荥阳乘利席胜,威震天下。”颜师古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
| 34、力不胜任 | 胜任:担当得起或承受得住。能力不够;难以担当任务。 | 《周易 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言不胜其任也。” |
| 35、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 | 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子平听说,肃然起敬道:‘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真是闻所未闻!’” |
| 36、聊胜一筹 | 略微高出一点儿。 | 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较之第四节所言‘污蔑原作的演出’,自觉聊胜一筹。” |
| 37、美不胜收 |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
| 38、坐筹帷幄,决胜千里 | 帷幄:军用帐幕;千里:指战场。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想张良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高祖,定了天下。” |
| 39、不胜其任 | 胜:能担当。没有能力担当那项重任。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 |
| 40、决胜千里 | 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
| 41、独擅胜场 | 独:独自;擅:据有;胜场:取胜的场地。比喻技艺高超。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金石书画,固是他平生嗜好,也是他的独擅胜场。” |
| 42、出奇致胜 | 见“出奇制胜”。 | 《老残游记》第七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
| 43、寻幽探胜 | 探:寻求。胜: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山水时寻找、搜索幽雅的胜地。亦作“寻幽探奇”、“寻奇探幽”、“探幽选胜”。 | 唐·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诗:“寻幽殊未歇,爱此春光发。” |
| 44、争强斗胜 | 犹争强好胜。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定要丧了那羞恶的良心,戴了鬼脸,千方百计,争强斗胜的去奉承那王振做甚?” |
| 45、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 | 《史记·殷本纪》:“臣闻妖不胜德。” |
| 46、名山胜川 |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 《晋书 孙统传》:“居职不留心碎务,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
| 47、谨能胜祸 | 谨:小心慎重;祸:灾难。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 |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力能胜贫,谨能胜祸。” |
| 48、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 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 | 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
| 49、罪不胜诛 | 指罪大恶极,处死犹不足抵偿。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词林 鼎甲常为庶常》:“以上见各家记述中者,什仅得一二。修史之卤莽,罪不胜诛矣。” |
| 50、胜人一筹 | 占有优势,比较起来,胜过别人一点。 | |
| 51、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 指救人性命功德无量。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官人差矣!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若说报答,就是为利了,岂是老汉的本念!” |
| 52、形胜之地 |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指地势优越的区域 | 唐·李世民《册高士廉改封申国公文》:“形胜之地,允属勋贤。” |
| 53、乘胜逐北 | 指乘着胜利继续追击。 | 西汉·刘向《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 |
| 54、一决胜负 | 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 |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
| 55、邪不胜正 | 犹言邪不犯正。 | 明·罗贯中《平妖传》第34回:“自古道‘邪不胜正’。吾仗天威讨诛反贼,有何惧哉!” |
| 56、去杀胜残 | 感化残暴的人使其不再作恶,便可废除死刑。指以德化民,太平至治。 | 《梁书·武帝纪》:“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 |
| 57、转败为胜 | 变失败为胜利。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
| 58、胜败乃兵家常事 |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 | 清 洪昇《长生殿 贿权》:“我想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偶然失利,情有可原。” |
| 59、决胜于千里之外 | 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 《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
| 60、吹气胜兰 |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 《洞冥记》:“帝所幸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