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伤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失败或死亡而感到悲伤。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2、败材伤锦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3、回肠伤气见“回肠荡气”。战国·楚·宋玉《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李善注:“言上诸声,能回转入肠,伤断人气。”
4、枯耘伤岁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荀子 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薉。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5、楛耕伤稼,楛耘失岁楛:粗恶;稼:庄稼;耘:除草;岁:年谷成熟,收成。指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的收成。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楛耘失岁。”
6、楛耕伤稼楛:粗劣,粗恶;稼:庄稼。耕田不细致,庄稼受损害。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岁,政险失民。”
7、伤心惨目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日光寒兮草短,月色苦兮霜白。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8、再实之木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南朝·宋·范哗《后汉书·马皇后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
9、视下如伤见“视民如伤”。《北史·魏纪·孝文帝纪论》:“加以雄才大略,爱奇好士、视下如伤,役己制物,亦无得而称之。”
10、操刀伤锦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11、徊肠伤气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战国 楚 宋玉《神女赋》:“徊肠伤气,颠倒失据。”
12、触目伤怀见“触目伤心”。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不能自己。”
13、救死扶伤扶:扶助。抢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顾受伤的人。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仰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有余日,所杀过半当,虏救死扶伤不给。”
14、伤风败化见“伤风败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一回:“世人都把那淫欲之事当作‘情’字,所以作出伤风败化的事来,还自谓风月多情,无关紧要。”
15、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妨害;悲痛过分。①感情适度;悲哀而不过度伤心。后用来形容诗歌;音乐等含优雅哀调;却又感情适度而不过分;具有中和美。②比喻言行适度或无伤大雅。先秦 孔子《论语 八佾》:“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6、触景伤怀见“触景伤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夜来皓魄当空,澄波万里,上下一碧,灿若独自无聊,触景伤怀,遂尔口占一曲。”
17、视民如伤把百姓当作有伤病的人一样照顾。旧时形容在位者关怀人民。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18、造谣中伤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19、死伤相枕枕:以头枕物。死亡受伤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伤亡者多。唐·陆贽《请不置琼林大盈二库状》:“冻馁交侵,死伤相枕。”
20、吊死扶伤吊祭死者,扶救伤者。《南史·齐纪上·高帝》:“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兵车始交,氛祲时荡,吊死扶伤,弘宣皇泽。”
21、劳民伤财劳民:使人民劳累;伤:耗费。既让人民劳累受苦;又耗费了资财。指滥用人力物力;造成浪费。《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22、无伤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23、伤财劳众伤:耗费;劳:病。既使人劳苦,又浪费钱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毕竟鳅船难取胜,伤财劳众枉徒然。”
24、皮伤肉绽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被打伤势严重。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只一石子飞来,正中面门,皮伤肉绽,鲜血迸流,翻身落马。”
25、构怨伤化构:造成;化:教化。指在人民中间造成怨恨,使对人民的教化受到伤害。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苛暴吏多拘系犯法者亲属妇女老弱,构怨伤化,百姓苦之。”
26、散伤丑害形容不和谐的声音。《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
27、抚景伤情接触到面前的景物而引起感情上的伤痛。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28、伤筋动骨本指身受重伤。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打的来伤筋动骨,更疼似悬头刺股。”
29、败化伤风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参见“败俗伤化”。
30、触景伤心见“触景伤情”。《吴歌甲集·茅舍萧萧傍竹篱》:“茅舍萧萧傍竹篱,西风惨淡雨霏霏,其时黄菊花初放,触景伤心最惨凄。”
31、睹物伤情看到东西就因想起它的主人而伤感动情。形容深切的怀念。睹:看见。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一:“今虽年久,尚然记忆。睹物伤情,不觉哀泣。”
32、言多伤倖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33、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34、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奸:通奸;赃:赃物。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
35、楛耘伤岁楛:粗恶;耘:除草;岁:年谷成熟。耕作不细致,会影响到一年的收成。《荀子 天论》:“楛耕伤稼,耘耨失薉。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
36、吊古伤今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37、养虎伤身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
38、言多伤幸见“言多伤行”。元·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折:“他那里问言多伤幸,絮得些家宅神长是不安宁。”
39、禾黍之伤禾:粟;黍:谷子。对故国的怀念。指国破家亡的悲伤。宋·委心子《新编分门古今类事·丘墟之象》:“后巢寇入京,焚灭殆尽,悉为瓦砾狐兔穴矣。游者有禾黍之伤。”
40、触目伤心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41、怀古伤今怀:想念;伤:忧思。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42、有伤风化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
43、反裘伤皮古人穿皮衣毛朝外,反穿则毛在里,皮必受损。比喻愚昧不知本末。《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44、两败俱伤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45、伤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遇到一点动静就怕的人。《晋书 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
46、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47、触物伤情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
48、物伤其类伤:悲伤;同情;类:同类。指见到同类死亡;联想到自己将来的下场而感到悲伤。比喻见到情况与自己相似的人的遭遇而感伤。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49、谷贱伤农指粮价过低,损害农民的利益。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5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1、跌打损伤泛指人因跌、打、磕、碰等原因而受的伤。清·李汝珍《镜花缘》第29回:“老夫于歧黄虽不深知,向来祖上传有济世良方,凡跌打损伤,立时起死回生。”
52、再实之根必伤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根必受伤。比喻过度幸运,反而招致灾祸。《淮南子 人间训》:“再实之根必伤,掘藏之家必有殃。”
5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54、暗箭伤人暗中射箭杀伤别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55、黯然神伤心情沮丧;心神忧伤。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女更黯然神伤,泫然流涕。”
56、老大徒伤悲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7、死伤相藉藉:以物衬垫。死亡受伤者相互枕藉而卧。形容伤亡者多。《元史·世祖纪》:“以致师出连年,死伤相藉,系累相属,皆彼宋自祸其民也。”
58、五痨七伤痨:结核病。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老舍《二马》:“两位马先生都没有脏病,也没有五痨七伤,于是又平安的过了一关。”
59、伤心蒿目旧时谓志士仁人对艰危时世的关切忧虑。战国·宋·庄周《庄子·骈拇》:“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
60、视人如伤见“视民如伤”。唐·杨炯《为梓州官属祭郪县文》:“居传其政,爱人如子;山则有梁,镇兹一方;君宏其道,视人如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