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荣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荣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梯荣阶禄梯:梯子;阶:台阶。形容耍手段捞取荣耀和禄位。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3回:“而科、岁之试,乡、会之场,竟视为梯荣阶禄之地。”
2、生荣亡哀荣:光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隶释·汉刘后碑》:“生荣亡哀,阙声载路。”
3、争荣夸耀争荣誉炫耀自己。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4、荣古虐今推崇古代,苛责现今。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5、衣锦荣归衣:穿;绵: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归:回故乡。穿着华丽的衣服光荣地回到故乡;指富贵显达后回到故乡;向亲友乡里炫耀。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三折:“如今衣锦荣归,见母亲走一遭去。”
6、朝荣暮落朝:早晨。早晨开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贵无常。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朝荣暮落,始富终贫,范卷箦而后荣,邓赐钱而饿死。”
7、繁荣兴旺形容事业或经济状况发达昌盛;生机蓬勃。
8、衣锦之荣衣:穿。显贵后穿锦绣衣服回归故乡的荣耀《周书·令狐整传》:“然公门之内,须有衣锦之荣。”
9、昼锦之荣白天穿着锦绣的衣裳,光彩耀目。比喻因做官或声势显赫而荣耀之极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近世士人与上官诗,无非谀词,未闻有规劝之语者。或者献诗于魏公劝其辞分陕之重,而为昼锦之荣,可谓能规劝矣。”
10、雍荣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11、一命之荣谓受任一官的荣耀。明·沈德符《野获编·礼部二·滁阳王奉祀官》:“后人不叨一命之荣。滁阳之祭,亦仅有司岁终一举而已。”
12、求荣卖国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13、生死荣辱生存与死亡,荣耀和耻辱。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0回:“妾身国破家亡,今日生死荣辱,悉听大王之命。”
14、卖友求荣指靠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柳亚子《咏史》:“卖友求荣事可羞,觑颜枉自附清流。”
15、升迁荣辱升:上升;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升迁荣辱,身外事耳,吾岂为此?所以然者,我心自有病也。”
16、繁荣富强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17、知荣守辱守:安于。虽然知道怎样可得到荣誉,却安于受屈辱的地位。《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18、夫荣妻显丈夫有了荣耀的地位,妻子也会随之显赫起来。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簪记·合家重会>》:“恨当初鸾只凤单,喜今日夫荣妻显。”
19、荣谐伉俪旧时用于祝人结婚。明 邱濬《成语考 夫妇》:“贺人娶妻曰荣谐伉俪。”
20、朝荣夕灭早晨开花傍晚凋谢。比喻生命短促,荣辱无常。《晋书·王沈传》:“朝荣夕灭,旦飞暮沉。”
21、进退荣辱谓仕途的迁升或降职,荣耀或耻辱。唐·白居易《答户部崔侍郎书》:“虽鵩鸟集于前,枯柳生于肘,不能动其心也;而况进退荣辱之累耶?”
22、共存共荣荣:繁荣。共同存在,共同繁荣。指国与国睦邻友好关系。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80章:“通电就职时列举四项方针:(1)停止内战,(2)外交上采取睦邻主义,冀达共存共荣目的,(3)……”
23、卖国求荣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24、富贵显荣财多位高,显赫荣耀。《隶释·汉先生郭辅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丽,富贵显荣,可谓子孙繁者已。”
25、安富尊荣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
26、欣欣向荣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荣:茂盛。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7、遗芬余荣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宋书 礼志三》:“爰洎姬汉,风流尚存,遗芬余荣,绵映纪纬。”
28、升沉荣辱升:上升;升沉:指仕途上的得失;荣辱:显荣与耻辱。指宦途上的升迁与降职、荣显与失意。元·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下官苏轼,自被谗谮,远贬遐荒,谁想得复天日,我想升沉荣辱,好无定啊!”
29、雍荣雅步形容态度从容大方,举止不俗。《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30、生荣死哀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先秦 孔子《论语 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31、盛衰荣辱指人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明·方孝孺《文会疏》:“虽盛衰荣辱,所遇难齐,而道德文章,俱垂不朽。”
32、荣华富贵荣华:兴旺显耀。旧时形容有钱有势。现比喻兴盛或显达。宋 沈作喆《寓简》:“一涉世俗,虽荣华富贵中,无一切如意事。”
33、雍荣闲雅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之临邛,从车骑,雍荣闲雅甚都。”
34、知遇之荣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指受到赏识和重用的荣宠。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1回:“臣子遭缝明圣之主,知遇之荣,不要说六尺之躯。”
35、遁世遗荣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晋·慧远《答何镇南书》:“是故遁世遗荣,反俗而动。”
36、乐道遗荣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唐·刘知畿《史通·品藻》:“盖以二子虽乐道遗荣,安贫守志,而拘忌名教,未免流俗也。”
37、荣古陋今见“荣古虐今”。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38、进荣退辱以仕途的进升为光荣、降职为耻辱。唐·刘知畿《思慎赋》:“赋形天地,受气阴阳,生乐死哀,进荣退辱。”
39、荣宗耀祖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荣宗耀祖的事,我看见这些做官的都不见有甚好收场。”
40、枯木发荣枯萎的树木恢复生机。比喻衰亡的事物重获新生。三国·魏·曹植《七启》:“夫辩言之艳,能使穷泽生流,枯木发荣。”
41、得失荣枯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元 沈和《赏花时 潇湘八景》套曲:“休说功名,皆是浪语,得失荣枯总是虚。”
42、发荣滋长荣:草类开花或谷类结穗;滋长:生长。指草木繁茂生长。比喻茁壮成长。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四者之入于心,如木之于地,根深柢固,故能发荣滋长,畅茂荣达而生色也。”
43、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耻:耻辱;荣:荣耀。不认为是可耻,反而认为是荣耀。指不知羞耻。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历史一点不懂,或懂得甚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44、贪荣冒宠贪图荣耀和恩宠。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四祖大医禅师旁出法嗣第一世》:“我狂欲醒,君狂正发,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自由出!”
45、妻荣夫贵荣:荣耀。贵:显贵。指因妻子的显赫地位夫婿也能得到好处。参见“夫贵妻荣”。
46、耀祖荣宗为祖先增添光荣。旧指光耀门庭。元 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举登科,荣宗耀祖。”
47、引以为荣以此事为光荣。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48、夫贵妻荣见“夫荣妻贵”。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49、荣辱得失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明·洪应明《菜根谭》:“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50、草木荣枯荣枯:繁茂和枯萎。草木的茂盛和干枯。《大自然的语言》:“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侯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51、本固枝荣主干强固,枝叶才能茂盛。比喻事物的基础巩固了,其他部分才能发展。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一回:“也有书写‘陶朱事业’及‘本固枝荣’等字,下款俱是士、农、工、商有名之人。”
52、昼锦荣归白天穿着锦绣衣服回归故里。比喻做官后重返家乡,非常荣耀明·王彦贞《小桃红·西厢百咏》曲:“承恩亲自日边来,端的喝声采,昼锦荣归宠光大。”
53、虽死犹荣人虽然死了,但死得光荣。
54、生荣没哀荣:光耀;没:通“殁”,死亡。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唐·申堂构《唐故内常侍孙府君墓志铭》:“生荣没哀,身沉誉在。”
55、显祖荣宗见“显祖扬宗”。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9回:“后来封妻荫子,显祖荣宗,皆是君王赐的厚恩。”
56、贪冒荣宠贪冒:贪图财利。贪图荣耀和恩宠。唐·陈子昂《为程处弼辞放流表》:“任经十有三年,竟无一阶升录,臣之弩劣,于此可见,而贪冒荣宠,尚不知归。”
57、遗芬馀荣比喻前人留下的盛德美名和功烈业绩。
58、存荣没哀存:生存;荣:光耀;哀:悲伤。活着受人尊敬,死后令人哀痛。汉·蔡邕《陈太丘碑文》:“斯可谓存荣没哀,死而不朽者矣。”
59、夫荣妻贵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60、一顾之荣顾:看。指被有才学的人看一下就立即抬高了身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