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人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
2、人心大快 | 快:痛快。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 明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立枷》:“东山受恩反噬,其罪盖浮于诸龙光。当时人心大快,佐以此得缙绅闻声,然亦不云立枷。” |
3、路断人稀 | 路被隔断,行人稀少。形容某种灾害严重,以致路无行人。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一向恁么去,路绝人稀。” |
4、人离乡贱 | 谓离开故乡,无亲无故,失去依靠,遭人轻视。 | 明·沈璟《埋剑记·柔远》:“自古道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这语话,信非假,到如今转忆家。” |
5、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魏巍《东方》第二部第七章:“据说这人最不爱讲话,但那天的几句话,却是那样扣人心弦,感动得自己当时流下了眼泪。” |
6、野人献日 | 同“野人奏曝”。 | 唐·欧阳玭《野人献日赋》 |
7、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8、贼人胆虚 | 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这本是鸳鸯戏语,叫他出来,谁知他贼人胆虚,只当鸳鸯已看见他的首尾了。” |
9、风俗人情 |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 唐 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10、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 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11、曲尽人情 | 曲:委婉。委婉巧妙地刻画人的心思 | 宋·邵雍《观诗吟》:“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
12、后继无人 | 继:接续;继承。没有继承的人。 | 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回忆周总理》:“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后继无人。” |
13、以人废言 | 由于人不好,对其言论也加以否定。 | 《论语·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
14、妇道人家 | 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4回:“这件事还得与拙夫商量,妇道人家,不便十分作主。” |
15、出人意外 | 超出人们的意料。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所以天下事往往有出人意外的。” |
16、新人新事 | 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 老舍《剧本习作的一些经验》:“全国各处的工厂里、农村里、部队里、学校里、商店里、家庭里都有新人新事出现吗?” |
17、人如潮涌 | 人像潮水般涌来。形容人很多而且拥挤。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4回:“说言未了,只见人如潮涌,却早十数对哨棒过来,前面列着四把绣旗。” |
18、春色撩人 | 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 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
19、乘人不备 | 乘:趁着。趁着别人没有防备干某事。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20、知人之明 | 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祐传》:“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 |
21、令人钦佩 | 让人高度敬重。 | 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我们党和人民战胜林彪、‘四人帮’的斗争中,文艺工作者做出了令人钦佩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
22、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诗经 秦风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23、人中豪杰 | 指才智勇力出众的人。 | 明·无名氏《赵匡胤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牛斗,气吐凌云。” |
24、人心齐,泰山移 | 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
25、大有人在 | 原指有很多的人还活在世上。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帝至东都,顾眄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意谓向日平阳玄感,杀人尚少故也。” |
26、人多手杂 |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
27、替古人担忧 |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28、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
29、得人钱财,与人消灾 | 得到别人金钱等好处就得为别人办事。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4回:“惟小子弄惯了这管笔头,才知里边缘故,叫做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只顾骗准,值些甚么?” |
30、位极人臣 | 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綝传》:“臣伏自省,才非干国,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
31、余光分人 | 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二》:“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 |
32、惹人注目 | 惹:招惹,引起。引起别人的注意。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又怕衣服不合时令,未免惹人注目,也且炎热难当,却不敢再走闹市。” |
33、令人喷饭 | 形容事情或说话十分可笑。 | 宋·苏轼《员筜谷偃竹记》:“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
34、床头捉刀人 | 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执刀的卫士。站在坐榻边的卫士。比喻替别人代笔作文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35、妇人孺子 | 妇女孩子。 | 《教战守策》:“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骄惰脆弱,如妇人孺子不出于闺门。” |
36、人生在世 | 指人生活在世上。 | 南朝·齐·萧嶷《遗令》第六卷:“人生在世,本自非常,吾年已老,前路几何?” |
37、词人墨客 | 墨客:文人。泛指风雅的文人。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一回:“馆娃宫、铜雀台,惹了多少词人墨客嗟呀嘲诮。” |
3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 唐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39、强人所难 | 强:勉强。勉强别人做不愿做或做不到的事情。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百花仙子道:‘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阴阳,强人所难。’” |
40、欺人眼目 | 用欺骗的手段骗取别人的信任。 | |
41、地狭人稠 | 狭:窄小;稠:多而密。地域狭小,人口稠密。形容人口密集的地区或拥挤的场所 | 郭沫若《苏联纪行》:“同进食堂进膳,今夜有舞会,地狭人稠,毫无虚席。” |
42、人云亦云 |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 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43、请人捉刀 |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44、墨客骚人 | 墨客:文人;骚人:诗人。泛指文人。 | 唐·韩愈《祭薛中丞文》:“诗人墨客,争讽新篇。” |
45、素口骂人 | 以茹素之口骂人。比喻伪善。 | 宋 李之彥《东谷所见 茹素》:“古语两句甚好:宁可荤口念佛,莫将素口骂人。” |
46、众人拾柴火焰高 | 比喻人多力量大。 | 姜树茂《渔岛怒潮》第五章:“‘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搬山山倒,填海海平。” |
47、拖人下水 | 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 | 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
48、息事宁人 | 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
49、人仰马翻 | 人和马被打得翻倒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赵家一门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尽,人仰马翻。” |
50、二人同心 | 比喻只要两个人齐心协力,就会无往不胜。 | 《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51、乘人之危 |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
52、人给家足 | 给:富裕,充足。家家户户丰衣足食。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准书》:“汉兴七十余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 |
53、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比喻每人只管自己的事,不管别人的事。 |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54、贼夫人之子 | 贼:毁坏;夫:这,那。害了人家的儿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
55、武人不惜死 | 惜:吝惜。指武官不怕死。 | 《宋史·岳飞传》:“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
56、草芥人命 | 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同“草菅人命”。 | 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橐金如山,草芥人命者,拥冠盖扬扬闾里间矣。” |
57、做人做世 |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 欧阳山《三家巷》二四:“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世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又《苦斗》六一:“咱们来到这震南农场,原来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厮守一辈了的。” |
58、人文荟萃 | 人才和文物众多,并聚集在一地。 | |
59、掠人之美 | 掠:夺取;美:美名。夺取别人的成绩、荣誉归己所有。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龚张对上无隐》:“异时,汤见上,曰:‘前奏非俗吏所及,谁为之者?’汤以宽对,不掠人之美以自耀。” |
60、一人有庆 |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 《尚书·吕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其宁惟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