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群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2、绝伦逸群 | 伦:类;逸:超过。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明 朱之渝《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况贤弟未尝晤接,而才识绝伦逸群,笔则笔,削则削,虽有知我,宁无罪之者哉?” |
3、群情鼎沸 | 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 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 |
4、拔类超群 | 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5、普济群生 | 同“普度众生”。 | 明·无名氏《庆长生》第一折:“九幽拔苦消灾障,普济群生佑下方。” |
6、卓乎不群 | 同“卓尔不群”。 | 金·王若虚《揖翠轩赋》:“意其劲挺坚确,卓乎不群,举世皆怯而我独勇,众人既屈而我独伸。” |
7、物以群分 | 见“物以类聚”。 |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
8、群芳竞艳 | 竞:争逐。各种花草竞相开放争美。 | 明·赵弼《青城隐者记》:“时值仲春,群芳竞艳,百卉争妍。” |
9、豪迈不群 | 群:合群。因性格豪放不拘小节而与周围的人处不到一块去。 | 《明史·庄杲传》:“庄杲,字孔愓,江浦人。自幼豪迈不群,嗜古博学。” |
10、群轻折轴 | 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
11、众楚群咻 | 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 语出《孟子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
12、狗党狐群 | 见“狐群狗党”。 | 明·元心子《金雀记·投崖》:“差杀你狗党狐群,我怎肯丧志污红粉。” |
13、拔群出类 | 指高出众人。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
14、卓然不群 | 指超出常人。 | 《后汉书 刘虞传论》:“其能历行饬身,卓然不群者,或未闻焉。” |
15、鹤困鸡群 | 比喻才能出众的人沦落于平庸之辈当中。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教白》:“苟得其人,必破优伶之格以待之,不则鹤困鸡群,与侪众无异。” |
16、普度群生 | 见“普度众生”。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讲经说法,广开方便之门;普度群生,接引菩提之路。” |
17、惊群动众 | 见“惊师动众”。 | 明·袁宏道《与黄平倩书》:“凡事只平常去,不必惊群动众。” |
18、虎荡羊群 |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
19、卓逸不群 | 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汉·蔡邕《荐边让书》:“才艺言行,卓逸不群。” |
20、轶群绝类 | 见“超世绝伦”。 | 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携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
21、矫矫不群 | 矫矫:翘然出众的样子;群:与众不同。形容高超出众,不同一般。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飘逸》:“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
22、逐队成群 | 形容人多。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五回:“游街的犯人,逐队成群;看游街的闲人,填街塞巷。” |
23、群空冀北 | 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知己而得到提拔。 | 唐·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 |
24、卓荦不群 | 卓荦:特出;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清·黄宗羲《翰林院庶吉士子——魏先生墓志铭》:“子一风神杰出,少受学于子敬,卓荦不群。” |
25、衣被群生 | 衣被:给人衣穿,比喻加惠于人;群生:众生。比喻恩惠广施。 | 宋 欧阳修《夫子罕言利命仁论》:“衣被群生,赡足万类。” |
26、众难群疑 | 众人心中都有疑难。 | 三国 蜀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腹,众难塞胸。” |
27、群蚁溃堤 | 溃:溃决。细小的蚁洞可以溃决堤坝。比喻细小的漏洞可以酿成大错。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28、群雌粥粥 | 原形容鸟儿相和而鸣。后形容在场的妇女众多,声音嘈杂。 | 唐 韩愈《琴操 雉朝飞》:“当东而西,当啄而飞。随飞随啄,群雌粥粥。” |
29、逸群之才 | 拥有超过众人的才能。 | 汉·徐幹《中论·虚道》:“故君子常虚其心志,恭其容貌,不以逸群之才,加乎众人之上。” |
30、遁世离群 | 犹言避世独处。 | 《元史·隐逸传序》:“后世之士,其所蕴蓄或未至,而好以迹为高,当邦有道之时,且遁世离群,谓之隐士。” |
31、鹘入鸦群 | 鹘:同“隼”,一种凶猛的大鸟。比喻骁勇无敌。 | 《北齐书 南安王思好传》:“尔击贼如鹘入鸦群,宜思好事。” |
32、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
33、绝伦超群 | 伦:类;绝伦:特异,超过同辈。超出众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因思天下之大,仁兆之众,安能必其无绝伦超群之人。” |
34、倜傥不群 | 卓异不凡;出众。 | 《晋书·索靖传》:“或若登高望其类,或若既往而中顾,或若倜傥不群,或若自检于常度。” |
35、超群拔类 | 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 | 宋 苏辙《臣事下三》:“幸而又有超群拔类之才,则公卿大臣又得荐之于天子,而特宠贵之。” |
36、鹤处鸡群 | 同“鹤立鸡群”。 |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遥望而清风宛在,鹤处鸡群;近观而光彩射人,龙来洞口。” |
37、出类超群 | 出:超过;类:同类。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 明·无名氏《误失金环》第四折:“两个夫荣妻贵,一双出类超群。” |
38、成群逐队 | 见“成群结队”。 | 《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富贵人家的女客,成群逐队,里里外外,来往不绝。” |
39、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朱自清《论标语口号》:“为的是‘发聋振聩’,是‘群山四应’,是人民的觉醒与起来。” |
40、群英会 | 借指英雄人物或先进人物的集会。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
41、类聚群分 | 各种方术因种类相同而聚合,各种事物因类别不同而区分。 | 宋·陈亮《回答·上》:“方天地设位之初,类聚群分,以戴其尤能者为之长君。” |
42、群蚁趋膻 | 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 梁启超《说国风》:“国人之慕西风,若群蚁之趋膻。” |
43、群起而攻之 | 大家都起来攻击它,反对它。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44、独立不群 | 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 《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
45、三五成群 | 三个一伙;五个一群;指几个人在一起。 | 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
46、结党连群 | 结:勾结,结交;党:朋辈,党羽;连:相牵引。勾结党羽和徒众。指聚众成势。 | 汉·张衡《西京赋》:“轻死重气,结党连群,实蕃有徒,动有数百千人。” |
47、超群出众 | 指超出众人。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十回:“女郎题句,也有超群出众的。” |
48、卓尔出群 | 卓尔:特出的样子。指才德超出常人,与众不同。 | 《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
49、出世离群 | 脱离人世。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
50、确然不群 | 谓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 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少而修德雅正,确然不群。” |
51、狐群狗党 | 与狐;狗结群为党。比喻勾结在一起的坏人。 | 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
52、群雄逐鹿 | 群雄:旧指许多有军事势力的人。逐鹿:比喻争夺帝王之位。形容各派势力争夺最高统治地位。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53、成群打伙 | 见“成群结伙”。 | 杨朔《雪花飘飘》:“桃树爷爷吹唢呐也真吹得好,不但会用嘴吹,还会用鼻孔眼,一吹起来引得孩子们成群打伙地围着他转。” |
54、群威群胆 | 形容大家团结一致英勇战斗时表现出来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 毛泽东《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大家出力量,不怕牺牲,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 |
55、拔群出萃 | 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 《晋书 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
56、逸群绝伦 | 指超出世人和同辈。 | 《隋书 杨素传》:“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 |
57、卓尔不群 |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 东汉 班固《汉书 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
58、群居和一 | 和一:和谐一致。在一起相处得非常和谐一致。 | 战国·赵·荀况《荀子·策辱》:“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悫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 |
59、群而不党 |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 《论语·卫灵公》:“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
60、虎入羊群 | 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回:“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