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卖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卖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贱买贵卖低价买进,高价售出。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
2、卖剑买犊同“卖剑买牛”。明·张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终功名答知遇书》:“抚民愿焚械归籍,此即古人卖剑买犊之化也。”
3、卖官鬻狱谓收受贿赂,出卖官爵,枉法断狱。《元史·耶律楚材传》:“今任使非人,卖官鬻狱,囚系非辜者多。”
4、卖狗悬羊犹言挂羊头卖狗肉。意谓名不副实。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5、卖俏迎奸见“卖俏行奸”。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阎婆惜被那张三小意儿百依百顺,轻怜重惜,卖俏迎奸,引乱这婆娘的心。”
6、自卖自夸夸:夸赞。自己卖的东西自己夸好。比喻为自己吹嘘。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国民党人又嚷‘罗邱视线移到东方了,先欧后亚计划改变了’……还要自卖自夸地乐一阵。”
7、倚门卖俏指旧时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8、求荣卖国荣:荣华富贵。出卖国家的权益,谋求个人的名利权势。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6回:“康王用的俱是奸臣,求荣卖国之辈,如何保守得江山?”
9、引车卖浆拉大车的;做小买卖的。指平民百姓。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
10、郦寄卖友郦寄出卖朋友。南朝·齐·巨源《为尚书符荆州》:“虽吕布贩君,郦寄卖友,方之斯人,未足为酷。”
11、卖俏行奸谓卖弄媚态诱惑人,搞不正当男女关系。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俺好意的张筵置酒,你走将来卖俏行奸。”
12、迎奸卖俏指卖弄姿色,诱人偷情。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浇奠罢守定灵床哭少年,则落的两泪涟涟,怕有一等迎奸卖俏俊官员,打一副金头面,早忘了守三年。”
13、卖文为生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唐 杜甫《闻斛斯六官未归》:“故人南郡去,云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令室倒悬。”
14、卖儿贴妇指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南齐书 良政传 虞愿》:“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愍。”
15、鬻儿卖女鬻:卖。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16、卖俏倚门俏:容态轻盈美好。形容妓女卖弄风骚的生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你看人似桃李春风墙外枝,卖俏倚门儿。”
17、出卖灵魂比喻以一个人的灵魂去换取荣誉、地位等。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要他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
18、倚老卖老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元 无名氏《谢金吾》第一折:“我尽让你说几句便罢,则管里倚老卖老,口里唠唠叨叨的说个不了。”
19、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魏书 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20、一锤子买卖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21、装葱卖蒜假装糊涂,装腔作势。马烽《吕梁英雄传》第57回:“指着刘喜道说:‘姓刘的,你不要装葱卖蒜,你打死了人还赖谁?走!上碉堡见太君去!’”
22、买犁卖剑见“买犁卖剑”。宋·陈亮《贺新郎·怀辛幼安用前韵》:“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
23、生炒热卖指急于应付,现做现卖而不暇精制。茅盾《如何击退颓风》:“为了要吃饭,又不得不在顾忌多端的夹缝中作微弱之呼声,不得不在饥寒交迫之生活中匆忙写作,生炒热卖。”
24、卖狗皮膏药比喻说得很动听,实际上在骗人。刘复《<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25、卖弄玄虚玄虚:玄妙虚无的道理。指故意耍花招,使人理解不透。巴金《复仇集·亚丽安娜》:“吴素来爱卖弄玄虚,说话每说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
26、卖身投靠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27、蜀贾卖药贾:商人。四川商人卖药,各得其所。指商人投机取巧谋取暴利。《郁离子》:“蜀贾三人,皆卖药于市。”
28、卖主求荣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得势则聚若蝇蚊,失势则散若鸟兽,甚至卖主求荣者颇多。”
29、卖爵赘子赘子:穷苦人家把孩子卖给富家做奴婢。因生活所迫,出卖爵位和子女。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数年岁比不登,民待卖爵赘子以接衣食。”
30、依门卖笑以色媚人。旧指娼妓生涯。
31、装疯卖傻故意装得疯疯癫癫;傻里傻气。卖:卖弄。程道一《庚子事变演义》:“打算装疯卖傻,充作神仙附体,杀此一龙,自己便可即位。”
32、卖履分香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汉·曹操《遗令》:“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33、追欢卖笑谓出卖色情,供人取乐。明·徐渭《翠乡梦》第二出:“从俺爹爹丧过,宦囊萧索,日穷一日,直弄到我一个亲女儿出身为娼,追欢卖笑。”
34、卖弄俊俏指妇女故意卖弄容貌美丽的轻佻行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扭捏著身子百般做作,来往向人前卖弄俊俏。”
35、卖儿鬻女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36、现贩现卖就地贩卖。
37、折本买卖折:亏损。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一折:“稍似间有些钱,抵死里无多债,权做这场折本买卖。”
38、卖刀买牛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刀买牛。”
39、以老卖老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40、卖犊买刀谓出卖耕牛,购买武器去从军。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41、卖官卖爵收受钱财,出卖官爵。清 王汝润《馥芬居日记》:“本朝卖官卖爵,竟无一人可靠。”
42、卖剑买琴指没有功名意识,志在归隐。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卖剑买琴,斗瓦输铜。”
43、装死卖活耍死狗,耍赖。高玉宝《高玉宝》第七章:“起来,别躺在炕上装死卖活的了!”
44、临敌卖阵即将上阵杀敌时,却逃离阵地。形容十分胆怯。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四折:“因为你两军对垒,临敌卖阵,敕旨教斩了你哩!”
45、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46、抓乖卖俏见“抓乖弄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47、炒买炒卖指就地迅速转手买卖,从中牟利。
48、分香卖履旧时比喻人临死念念不忘妻儿。晋 陆机《吊魏武帝文》序:“余香可分与诸夫人。诸舍中无为,学作履组卖也。”
49、热炒热卖比喻用刚刚学到的东西去教人。
50、沽名卖直故作正直以猎取名誉。《明史·钱唐韩宜可等传赞》:“伯巨、敬心以缝掖诸生言天下至计,虽违于信而后谏之义,然原厥本心,由于忠爱,以视末季沽名卖直之流,有不可同日而语者也。”
51、粜风卖雨比喻招摇撞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郎,名唤杨先彦,绰号为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
52、挂羊头卖狗肉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53、行奸卖俏谓恣淫行邪,弄姿作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6卷:“那张荩及风流子弟,只晓得三瓦两舍,行奸卖俏,是他的本等。”
54、卖国求荣荣:荣华富贵。指出卖国家利益谋取个人荣华富贵。宋 洪迈《容斋续笔 朱温之事》:“苏循及其子楷,自谓有功于梁,当不擢用。全忠薄其为人,以其为唐鸱枭,卖国求利,勒循致仕,斥楷归田里。”
55、指山卖岭比喻不着边际的空谈。
56、老王卖瓜比喻自己称赞自己的货色好或本领高强。杨啸《大字报》:“这是我出的大字报呵!那不成了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吗?”
57、装聋卖傻故意装作聋子傻子。形容明明知道,假装糊涂。老舍《四世同堂》二二:“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58、买空卖空①指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投机买卖行为。投机者根据某种货物或股票、证券的涨落行情;通过经济人或交易所乘机买进或卖出;而买卖双方都没有货物或现款的进出;只是到期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从中获取暴利。②比喻一无所有而进行招摇撞骗的各种投机活动。鲁迅《准风月谈 由聋而哑》:“因为多年买空卖空的结果,文界就荒凉了。”
59、卖官鬻爵官:官职;官位;鬻:卖;爵:爵位;原指君主制国家中;封建贵族的等级。出卖官职和爵位。指旧时执掌大权的人利用手中的职权换取钱财。《宋书 邓琬传》:“至是父子并卖官鬻爵,使婢仆出市道贩卖,酣歌博奕,日夜不休。”
60、卖爵鬻官买卖官爵来收取钱财。清 洪昇《长生殿 权哄》:“还说不朦蔽,你卖爵鬻官多少?贪财货竭脂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