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落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魂飞胆落 | 同“魂飞魄散”。 | 清·吴趼人《痛史》第三回:“回顾元营,火光四起,愈觉得魂飞胆落。” |
2、朝荣暮落 | 朝:早晨。早晨开的花晚上就凋落。比喻富贵无常。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怨怒》:“朝荣暮落,始富终贫,范卷箦而后荣,邓赐钱而饿死。” |
3、流水落花 | 形容春残的景象。也比喻好时光的消逝。 | 南唐 李煜《浪淘沙》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4、失魂落魄 |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
5、珠零玉落 | 比喻珍物残破毁坏。 | 元·同恕《萱堂记》:“为铭为诗,赞能颂美,烂然卷轴……逮今盖七十年,珠零玉落,无复存者。” |
6、崎嵚历落 | 形容性行卓异磊落。 | 元·郝敬《寄缪大质茂才》:“捧腹一笑,世上机阱都尽。每暗中摸索白昼观想,真崎嵚历落,可笑人也。” |
7、历历落落 | 清清楚楚。指零乱不堪、参差不齐的样子。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所谓一杖一条痕,一掴一掌血,使之历历落落,分明开去,莫要含糊。” |
8、参差错落 |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错落:交错、交织的样子。各种不同的事物,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那七个铃便不一齐都响,亦复参差错落,应机赴节。” |
9、不上不落 | 形容事情无着落,处境为难。 | 《二刻拍案惊奇》卷九:“姐姐……何苦把这个书生哄得他不上不落的,呆呆地百事皆废了。” |
10、简落狐狸 |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 《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
11、崟崎磊落 | 形容性行卓异不凡。 | 宋·吴埛《五总志》:“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 |
12、金瓶落井 | 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无音讯。 | 唐·李白《寄远十二首》第八首:“金瓶落井无消息,令人行叹复坐思。” |
13、磊磊落落 | 一一分明的样子。也形容胸怀坦荡。 | 《古乐府·两头纤纤诗》:“腷腷膊膊鸡初鸣,磊磊落落向曙星。” |
14、没颜落色 | 形容情绪低落。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合童奶奶调羹没颜落色的坐着,寄姐在旁里也谷都着嘴奶小京哥。” |
15、从轻发落 | 发落:处分,处置。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已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
16、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
17、丢三落四 |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
18、干脆利落 | 简单爽快。 | 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
19、嵚崎磊落 | 亦作“嵚崎历落”。比喻品格卓异出群。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这人姓王名冕。” |
20、羊落虎口 |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险境,很难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 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杨,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这个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 |
21、兔走鹘落 | 见“兔起鹘落”。 | 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师塔铭》:“行宣政院命长明之瑞云山清凉寺,学徒奔凑,机锋相加,如兔走鹘落,瞬目辄失。” |
22、落井投石 |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 沙汀《炮手》:“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 |
23、月落星沉 | 月亮落山,星光暗淡了。指天将亮时。 | 五代蜀·韦庄《酒泉子》词:“月落星沉,楼上美人春睡。” |
24、自甘堕落 | 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你前程有在,但须澄心猛省,不可自甘堕落。” |
25、七上八落 |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倒在树根底下,唬的三十六个牙齿捉对儿厮打,那心头一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落的响,浑身却如重风麻木,两腿一似斗败公鸡,口里连声叫苦。” |
26、兔起鹘落 | 兔子刚起跑;鹘就猛扑下去。形容动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笔快捷。鹘:打猎用的猛禽。 | 宋 苏轼《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27、落纸云烟 | 笔墨落到纸上如同云烟一样变幻多姿。形容书法或诗文高超玄妙,变化多姿。 | |
28、不见棺材不落泪 | 比喻不到彻底失败的时候不肯罢休。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98回:“常言说得好,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咱如今将理和他说,不见棺材不下泪,他必然不妥。” |
29、秤锤落井 | 像秤锤掉进井水里一样不见踪影,不知消息。 | |
30、欹嵚历落 | 形容品格独特,心地光明。 | 金·元好问《李进之迂轩》诗之一:“欹嵚历落从人笑,潦倒粗疏我自真。” |
31、大大落落 | 形容态度大方。亦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 | 李准《两代人》:“不能大大落落的,一定得认真负责,多向支部汇报,争取帮助。” |
32、秋风扫落叶 | 比喻强大的力量扫荡腐朽弱小者;也比喻扫除净尽。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辛毗传》:“以明公之威,应困穷之敌,击疲弊之寇,无异迅风之振秋叶矣。” |
33、齿落舌钝 | 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 《红楼梦》第二回:“那老僧既聋且昏,又齿落舌钝,所答非所问。” |
34、落月屋梁 |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 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
35、家势中落 | 家势:家庭经济状况;中落:半途衰落。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 清·黄宗羲《高且中墓志铭》:“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缘手散尽。” |
36、避坑落井 | 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 《晋书 褚翜传》:“今宜共戮力以备贼,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
37、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
38、飘茵落溷 | 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有富贵贫贱的不同命运。也指女子堕落风尘。 | 《梁书 儒林传 范缜》:“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拂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坠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 |
39、破落户 | 无赖或指从原来的名门望族败落下来的人家及其子弟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 |
40、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
41、触机落阱 | 触机:触动机关;阱:陷阱。触动机关掉进陷阱。比喻遭到暗算。 | 明·沈景《义侠记·奇功》:“叶子盈,我遭逢时乖运梗,你为甚也触机落阱?” |
42、心惊胆落 | 同“心惊胆战”。 | 宋·欧阳修《祭苏子美文》:“人有遭之,心惊胆落,震汗如麻。” |
43、干巴利落 | 干脆;爽快。 | |
44、铁佛伤心,石人落泪 | 铁铸的佛会伤心,石雕的人会掉泪。形容极其悲惨可怜。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这场哭,直哭得铁佛伤心,石人落泪……大约要算这位姑娘从她父亲死后,直到如今,憋了许多年的第一副热泪。” |
45、崟崎历落 | 崟:山高的样子;历落:形容仪态俊伟,与众不同。指人的仪态俊伟出众,品格像山一样超群拔俗。 | 清·黄宗羲《时湮谢君墓志铭》:“余读杜伯原《谷音》,所记二十九人,崟崎历落,或上书,或浮海,或仗剑沉渊。” |
46、神丧胆落 | 形容心神极为惊恐不安。 | 清·谭嗣同《思纬氤氲台短书——报贝元徽》:“向之主战者,乃始目瞪舌挢,神丧胆落,不敢出一语。” |
47、落魄江湖 | 落魄:穷困失意。为生活所迫而到处流浪。 | 唐 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48、落叶知秋 | 一看到落到地上的黄叶;就知道秋天来临了。比喻通过某一迹象;便可预测形势的发展变化。 | 宋 唐庚《文录》:“仙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49、穷日落月 | 穷:尽。从白天到晚上不间断。 | 明·高攀龙《光州学正薛公以身墓志铭》:“研经订史,未尝不穷日落月。” |
50、果熟蒂落 | 谓果实成熟,果蒂自然脱落。亦以比喻时机一旦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 冰心《悼念茅公》:“他们都是当时文坛上朵朵怒放的奇花,花褪残红后,结了硕大深红的果子,果熟蒂落,他们一个个地自己贡献出来。” |
51、不落边际 | 指挨不上边,无着落。 | 张天翼《夏夜梦》二:“星星给搅得不安似地霎着眼,闪着白里带青的亮光,逗得人会不落边际地想开去,想到天上,想到这人世。” |
52、遗落世事 | 谓遗忘弃置世俗之事。 | 《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遗落世事,虽去佐职,恒游府内,朝宴必与焉。” |
53、肥水不落旁人田 | 肥水:借指好处。指不让别人得到好处。 | |
54、零落山丘 | 零落:凋零,比喻死亡。指死后埋葬在山丘上。 | 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55、趁势落篷 | 比喻乘机歇手。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如今果然半途解缆,这明明是预定的布置,她也落得趁势落篷,省了许多周折。” |
56、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晋书 卫恒》:“纤波浓点,错落其间。” |
57、河落海干 | 比喻一点不剩。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你们就弄了这些吃的,我乐得吃个河落海干睡觉。” |
58、无可奈何花落去 |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 宋 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59、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 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
60、打落水狗 | 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